华尔街日报分析美中经贸关系未来走向

标签:

【大纪元3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琳纽约二十八日专电)纽约华尔街日报分析美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指出,虽然两国在经贸和金融方面有相互制衡的办法,也都戒慎恐惧防止冲突,却难保不会出现未预期的状况。

由华尔街日报副总编辑坎普执笔的分析,引述经济学者柏格斯登指出,中国及美中关系的走向将定义未来世界的战略前景。柏格斯登认为美国在政策上应朝向三个方向努力:

一、促使中国更遵守国际规范,例如在货币汇率合理化及保护智慧财产权方面;

二、促使中国积极参与维护这些国际规范的组织,而不是自行建立其本身主导的组织;

三、美国本身要解决高负债、低储蓄等,会削弱美国制衡北京能力的问题。

分析指出,有人认为由于美中双方都担心万一发生贸易或金融方面冲突会两败俱伤,而且在有相互制衡办法的情况下,就像冷战时期各拥核武的美国和苏联基于“恐怖平衡”而不会发生状况。

不过,这项逻辑并一定适用。分析指出,许多出乎意料的冲突都是因为估算错误。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许在三十年内就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权,它挑战美国全球影响力的能耐可能远胜过当年的苏联。

柏格斯登认为,布希政府对于北京的影响力会因为布希对于中国政策愈来愈无法掌控而减弱。另一方面,长远而言,中国对于美国市场的依赖降低并且在政治、经济及军事上力量的增长,都会增强其影响力。

分析指出,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矛盾不只一端,然而目前美国却将注意力集中在贸易方面。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时,台湾问题必然是会谈的主要议题之一,不过,中国正把注意力集中于国内发展,也避免因台湾问题而发生危机,所以倾向于抑止台湾独立而不急于两岸的统一。

相关新闻
分析家指出马英九率团访比有利台湾经济
亚银总裁:亚洲经济整合规模将愈来愈大
席哈克结束泰国访问 双方承诺扩大经贸关系
财经简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