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劣气候 发现号太空梭发射添变数

人气 1
标签: ,

【大纪元6月30日报导】(大纪元综合报导)美国“发现号”太空梭已进入发射倒数计时,按美国太空总署(NASA)计划,它将于美东时间7月1日傍晚从佛州卡纳维尔角升空。不过,美国太空总署正密切观察一个暴风的动向,该暴风给“发现”号能否成功发射平添了许多变数。这次发现号太空梭的发射是自从2003年哥伦比亚号太空梭失事以来,NASA进行第2次太空飞行任务。

发现号太空梭倒数计时自6月28日启动。( (Photo by Matt Stroshane/Getty Images)

按照原计划,“发现号”太空梭预定在美东时间7月1日下午3时49分(北京时间7月2日凌晨3时49分) 搭载5名男性和2名女性乘员前往国际太空站,进行一项重要的任务。发射倒计时已于6月28日下午启动。

发现号太空梭此次飞行任务的7名太空人。(Photo by Matt Stroshane/Getty Images)

但是,美国太空总署的气象官凯西‧温特斯说,从目前天气预报来看,有60%的概率,7月1日第一次的发射任务可能会因为恶劣的天气而推延,因此“发现号”的发射可能会顺延至星期天(7月2日)发射。不过,7月2日和3日也会出现同样的天气,此后几天的天气状况预计还更糟。

美国太空总署表示,必要的话,他们将在未来5天内尝试发射4次。“发现号”最佳发射时机在7月1日至19日之间。

美国太空总署官员说,如果天候允许,“发现号”已经准备发射到地球的轨道。不顾依然存在的安全威胁,太空总署官员为这次的太空任务决定重申辩护。

7月1日的发射将会是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以来第二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去年7月发射的“发现号”则是美太空总署自“哥伦比亚号”悲剧以来首次发射太空梭。

NASA的人员对“哥伦比亚号”太空梭的悲剧依旧记忆尤新,如果一旦再次发生灾难,将可能让已经长达25年的太空梭计划,立刻胎死腹中。

“发现号”此次任务

“发现号”此次任务代号为STS-121,将测试对太空梭所进行的最新改进。这些改进包括,对太空梭外挂燃料箱绝缘泡沫材料的重新设计,太空梭隔热屏的飞行检查,发射过程中经过改善的摄像效果以及执行救援任务的航天飞机的发射能力。

STS-121任务也将为国际空间站提供支援,进行一次重大维修,运去超过2.8万磅的设备和补给,同时还将把第三位太空人送入空间站“发现号”太空梭将在太空停留12天,按计划,机组成员将在此次任务期间进行两次太空行走。

数千果蝇将上太空

如果“发现号”7月1日能顺利发射,数千只果蝇将踏上太空之旅,科学家们希望能通果蝇理解人类的免疫系统,其主要实验目的是在未来拓展和理解如何有助于实现人类在太空的最优化表现。此项实验将作为STS-121任务的一部分。

美国太空总署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认为,尽管人类与果蝇在体型和复杂性上有明显差异,但黑腹果蝇或普通果蝇能够揭示为什么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期间经常出现的免疫系统发育突变。

该实验将对分别在太空飞行和NASA肯尼迪空间中心实验室中相同基因控制果蝇进行监控测试。据悉,在太空飞行之前,研究人员将相同基因的果蝇分成两组:太空组和地球组,这两组果蝇都在相同温度、湿度、食物和生活空间下喂养。@

—————–

“发现号”升空前媒体质疑安全问题堪虑

(中央社记者褚卢生洛杉矶二十九日专电)“发现号”太空梭今天进入发射倒数计时,按美国太空总署计划,它将于七月一日傍晚从佛州卡纳维尔角升空。不过,美国的一些媒体出现有关安全疑虑的报导和批评,其中尤以洛杉矶时报的社论最引人注目,社论直言希望这次飞行任务“流产”。
综合文字、广电及网路媒体报导,大多集中在太空梭外挂燃料箱表面隔热泡棉会脱落的问题,这也是造成二零零三年“哥伦比亚号”太空梭在数亿观众眼前爆炸的原因,至于批评的言论则是抱怨太空总署经常在最后一刻才“修补”令人担忧的问题。

回顾二零零三年二月,一片绝缘的泡棉于脱落时撞击到太空梭机翼,导致附着机翼的隔热片出现一个小孔,最后产生难以负荷的高温后爆炸解体。

经过一年不眠不休的检讨,太空总署的工程专家以为已经找出问题的症结,不料去年七月“发现号”升空时,又发生了另一桩类似的泡棉问题。

媒体建议,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太空总署应该放弃太空梭任务,改以其他更为安全的计划取代,因为太空梭计划的初衷就是着眼于可以重复执行任务的优点,在每次飞行的空档可以做好保养、维修的工作,确保下次任务能达到最高的安全标准。

但是泡棉问题已经困扰三年之久,并且至今没有足以令人信服的排除障碍,这也让人愈发明白它不是太空梭机龄老化的问题,而是设计与结构瑕疵。

另外一桩引起媒体注意的事,是太空总署首席工程师与安全主管日昨不约而同公开表达基于职责所在,反对“发现号”升空。但是,署长葛里芬却独排众议,坚持如期发射。这也是太空总署成立至今,第一次有内部安全主管反对的飞行任务。

葛里芬坚持的理由是,如果碎片正巧击中太空梭,七名机组人员可以放弃太空梭,暂时栖身国际太空站,等待亚特兰堤斯号前往救援,留下无人搭乘的“发现号”在大气层中单独烧毁。

葛理芬同时表示,为了完成国际太空站的建造工程,太空梭的任务不宜延后或中断,太空梭团队还需要在二零一零年以前执行至少十六次的任务。如果一切顺利,届时“发现号”将庆祝它服役二十六周年。

“发现号”的飞行任务长达十二天,七名太空人将为国际太空站运去补给品和设备,并且把德国太空人汤玛斯.雷特尔送进太空站执勤半年。当然,往返过程中其他六名太空人还会尝试在无重力状态下进行太空梭的检查与修护等高难度工作。

根据太空总署发布的资料,每一次太空梭任务的花费约四亿五千万美元。但美国媒体强调,如果七月一日的发射顺利,没人会计较这一耗费巨额公帑的任务,但它却难以改变世人对太空人安全的忧虑,因为太空总署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保证。

统计也指出,自从人类探索宇宙以来,已经前往太空七百一十七次之多,十八名太空人在任务中不幸遇难。

媒体的祝福是:希望目前尚停留在研发阶段的“团队探索飞行器”(Crew Exploration Vehicle),可以如期在二零一二年进入试飞阶段,并且在二零一八年来到之前能够载人重返月球,并且在设计上能达成百分百的安全保障。

相关新闻
迎接夏至 6月21日将现“草莓月亮”
美FTC将TikTok儿童隐私案件移交司法部
超大质量黑洞从休眠中咆哮苏醒 科学家首见
拉斯维加斯惊现神秘巨石 在加斯峰闪闪发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