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六年 内蒙草原生态环境改善

标签:

【大纪元12月1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一日电)新华社今天报导,在中国当局近六年的整治下,内蒙古的生态环境获得改善,包括草场植被增加,沙尘暴次数减少。

中国当局于二零零零年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主要目的是整治内蒙古的沙漠化问题;而工程实施六年来,共完成草原治理两千多万亩。

内蒙古植被稀少,生态脆弱,草原沙化、退化严重,是中国主要的沙尘源之一。

报导表示,有关治理工程的范围涉及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的七十五个县(旗、市、区),总面积为四十五万八千平方公里,内蒙古占当中的百分之四十八。 

据称,内蒙古草勘院卫星的监测显示,经过整治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植被的平均覆盖度已由一九九九年的百分之三十提高到去年的百分之四十五;西部荒漠、半荒漠草场植被平均覆盖度由百分之十七提高到百分之四十一。

此外,锡林郭勒盟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由二零零零年的二十七次下降到去年的六次。

报导引述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院长邢旗说,有关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内蒙古通过围栏封育、飞播牧草、人工草地、青贮窖建设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有效遏制了草原退化、沙化的趋势。

报导举例说,西乌珠穆沁旗五十八岁的达林太边根据当地畜牧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自二零零四年起放弃了自由散养、靠天养畜的传统放牧方式,把一万一千五百亩草场分成十个小区,实行划区轮牧。

截至今年十一月,中国已投入人民币十五亿四千三百万元用于内蒙古草原的保护和建设,完成草原治理两千零三十二万亩左右。

相关新闻
UN: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扩展最快的国家
日本冰淇淋出口创纪录 深受台湾等亚洲人喜爱
迎接夏至 6月21日将现“草莓月亮”
偏远小岛上的离网生活 女子在小木屋与世隔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