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2005台湾购买力平价人均所得全球第28名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12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台北二十一日电)台湾首次参与联合国购买力平价 (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国际比较计划,行政院主计处今天公布,2005年台湾购买力平价人均所得为2万6068美元,排名全球第28名,在亚洲排名第6,紧追在日本的3万290美元之后,另领先南韩4千余美元。

主计处指出,以往国际间在衡量各国经济规模时,多采以各国货币表示的国内生产毛额,再经由市场汇率折算后去比较,但汇率容易受投机炒作、干预管制及市场环境等主客观因素影响,不足以反应各国货币的真实价值。

因此,联合国自1965年起推动PPP国际比较计划,选定1千余项兼具可比较性及代表性的商品,透过各国实地查价,以计算各国PPP,并以PPP而非汇率来折算各国国内生产毛额 (GDP),以更精确地衡量各国相对经济发展、市场规模及物价水准。

由于各国资料收集不易,联合国这次公布是“2005年回合PPP国际比较计划”,并授权世界银行(WorldBank)推动,将全球分为6个区域,共计146国参加,其中亚太地区由亚洲开发银行 (ADB)负责协调及整合,台湾在中央银行争取下,首度获邀参与此项大规模国际统计计划,并由行政院主计处执行。

主计处表示,若以PPP折算GDP衡量经济规模,2005年美国以GDP12兆3761亿美元,为世界第1大经济体、其次是中国5兆3332亿美元、第3是日本3兆8703亿美元。

至于台湾经济规模为5905亿美元,在146个参与国中排名第18(若以汇率折算排名第21)。

再以PPP折算平均每人GDP观察,卢森堡以7万14美元居冠、其次是卡达6万8749美元,台湾以2万6068美元排名第28(以汇率折算排名第35)。

但若针对亚太经济体进行比较,在PPP平均每人GDP方面,以汶莱4万7465美元最高,其次为新加坡4万1478美元、第3是澳门3万7259美元、第4为香港3万5680美元,第5为日本3万290美元,第6是台湾2万6068美元,第7是南韩2万1342美元,中国则仅为4091美元。

除联合国授权世界银行编制PPP外,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有编制,据IMF计算,2005年台湾以PPP计算的每人GDP为2万8552美元、2006年为3万687美元、预估今年增加至3万2490美元,双方数据差距颇大,主要应与选样产品不同有关。

相关新闻
2006年台湾PPP国民所得逾3万美元 全球第21
去年台湾PPP人均所得 破三万美元
扁:台湾不输韩国 也未从四小龙消失
澳洲人房屋购买力下降 两党解读略有不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