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知命的 无米乐

末代稻农深恋土地 不问收成老实干活
王桦
font print 人气: 11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9日讯】78岁的崑滨伯,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三炷香拜天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他说,种田对农人来说,是一种修行,风吹、日晒、台风来袭,都无法抵抗。做农夫的不问收成好坏,就是要一直老老实实埋头苦干下去,有米很快乐,没米也一样很快乐,是谓“无米乐”。

崑滨伯是台湾纪录片《无米乐》的主角,片子的开场就是他哼着日本时代的老调,说着:“心情放轻松,不要想太多,就是无米乐!”崑滨伯敬天乐天又富幽默的生活哲学,感动了所有观片者。“Let It Be”(随其自然)后来也就成为片子的英文译名。

崑滨伯常在田里引吭高歌,他解释“农”这个字是由“曲”和“辰”合成的,“所以做农就是要早起唱歌啦!”边做农事边唱着,他说稻子听多了〈黄昏的故乡〉、〈北国之春〉、〈月亮晚安〉……,便长得叶叶精神、穗穗饱满。


土地不会讲话,但天天巡,就会知道他的需要。一名农夫如果不爱土地,任土地干枯荒废,就表示这个人“快要死了”。——崑滨伯(图片由“台湾公视”提供)

2006年9月崑滨伯以新技术栽种的“台农七十一号米”,获得台湾稻米比赛冠军。他不改片中乐天态度,谦称得奖是“靠老天爷的帮忙”。

近年台湾米价极低,许多农田早已休耕,但一生务农的崑滨伯和他两个邻居,都七十多岁了,照常下田耕耘,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崑滨伯种的米去年获全国良质米竞赛冠军,10公斤米拍卖出100万天价。但他悉数捐出,说要提升台湾农业技术。(图片由“台湾公视”提供)

受苦自省 但求无愧天地

崑滨伯一天到晚都笑嘻嘻的,不管讲着自己多艰苦的故事,脸上总都像在讲别人的笑话一样。

九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崑滨伯,少年时就帮助父亲撑起家计,很尽责也很认份。他豁达地说:“有人领到种田的生死牌,有人领到做行政院长的生死牌。”只要活着,就该好好的努力工作。

50岁时,眼睛遭田中污水感染而产生剧痛,崑滨伯求医无效,当时最让他担心的是父亲留下的债务,失明后恐无法工作还债,将对不起债主。

后来右眼真的失明了,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到底做了什么亏心事,神明才会这样处罚他?

想了好久,最后想了起来,他说:“年轻时晒花生,不够认真老实,没干透还沾着一些泥沙,就拿去卖给人家。”此后,他敬奉神明更加虔诚,待人做事要求更认真,不违背良心。

情义夫妻 合演爱情神话

崑滨婶20岁就嫁给崑滨伯,嫁入门时还不知道丈夫是哪一个,婚后却任劳任怨地照顾一家大小。她除了下田耕种、劈柴煮饭,农闲时,还得去工厂当临时工贴补家用。

崑滨婶长年生不出孩子,公婆都要儿子讨小老婆,但崑滨伯执意不肯。

他当时说:“家若要兴,就要双犁;家若要败,就娶双妻。”崑滨伯忠实地与老妻相守至今。

婚后18年,一儿一女相继出世,夫妻俩成天斗嘴,但细看老妻为崑滨伯备饭、问他要不要穿外套、目送他出门的神情,一路走来夫妻间的深情厚义,仿佛上演着一出人间爱情神话。

崑滨婶感慨地说:“我领到了婢女的生死牌。”崑滨伯调皮地逗她:“就是注定要嫁给我。”

生活历练 知识智慧俱增

崑滨伯务农五十多年,却写一手不错的毛笔字。十几本小册子记录着密密麻麻的节气雨水、肥料份量、稻子生长情形……,收录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规律。

崑滨伯并非闭塞不知天下大事的老粗,他娓娓道来台湾农业的历史,也懂得思考整体农村经济体系的关系。他说出了二二八、蒋介石来台、“三七五减租”、“耕者有其田”、征收军粮与“肥料换谷”政策的种种与对农村的影响。这是从生活中磨炼出来的智慧,因为他亲身走过这段历史的变迁。

不忍休耕 关怀整体产业

台湾政府为了因应加入WTO的挑战,早自1997年就开始推动休耕政策。

尽管像崑滨伯夫妻俩这样辛勤耕种,整季忙下来,平均月收入还不到300元美金,但这些老农对这块生养他们的土地有一份深情,怎么也不愿看到土地荒废。

事实上,休耕的农人还可以一甲地获四万五补助款,但这些老农考虑的是,他们若不耕了,农村里其他育苗的、卖肥料农药的、做干燥烘谷的业者怎么办?除了对土地的深情,他们还体现出对整个产业系统的关怀。

瞩目名星 稻农生活依旧

崑滨伯与老农邻居们因《无米乐》纪录片,一时间成了明星。但他们每天照样巡田,闲来天南地北聊个开怀;崑滨伯和崑滨婶依旧不时斗嘴。
这群自称“末代稻农”的赤脚,每天依然踩在不忍休耕的土地上。

黄昏巡田后,崑滨伯照例到农田旁的土地公庙捻香拜神,深深合十弯腰,虔诚地与神对话:“敬奉玉皇大帝、大天尊、三官大帝,保佑众弟子平安、事业顺利、五谷丰收、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合境平安……”


近年台湾米价极低,许多农田早已休耕,但一生务农的崑滨伯和他两个邻居,都七十多岁了,照常下田耕耘,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无米乐》纪录片

《无米乐》深刻捕捉到稻农们朴质的生活样貌,在台湾叫好又叫座,于2004年获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首奖。

夫妻档导演颜兰权和庄益增花了15个月时间,住在台南县后壁乡村内,如苦行僧般蹲点拍摄,记录崑滨伯等三位老农与台湾土地的故事。◇(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时报记者石芳绫/综合报导〕纪录片“无米乐”导演之一的庄益增,昨天下午第一时间就知道崑滨伯拿到奖,特地打电话恭喜崑滨伯。庄益增表示,“无米乐”带来的影响不在具体的农业政策上,而是透过这部纪录片,许多台湾年轻人开始对农业、对农民、对脚下的土地产生关心与联系。
  • 【大纪元9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美瑜台北二十二日电)台北市文化局与国立中央大学电影文化研究室联合举办的“二00六台湾纪录片全国巡回影展”,即日起在台北市立图书馆总馆及十七座分馆放映“无米乐”等十三部记录片,主题涵盖生态、生命等议题,全部免费入场。另在社教馆举办讲座,让民众接触动人、启发性的电影文化。
  • 〔自由时报记者郑学庸/台北报导〕怀念纪录片“无米乐”中晶莹剔透的汗珠与稻米吗?近年来多部国产纪录片表现亮眼,台北市文化局、公视与中央大学电影文化研究室特地举办台湾纪录片全国巡回影展,其中台北场将由公视精选13部精彩纪录片,从9月30日至11月25日在台北市立图书馆总馆及16处分馆,每日以接力方式轮映,免费让观众透过关怀镜头,捕捉台湾社会各自不同的生命底蕴与脉络。影展播映时间及场次可上网查询,网址:http://a107.ncu.edu.tw/taipei2006。
  • 第四届冠军米得主,是台南后壁七十八岁的稻农黄崑滨,也也是记录片“无米乐”的主角之一,片中他和崑滨婶的拌嘴画面,是很多看过记录片的民众,忘不了的。今天他的十公斤冠军米,拍出了总价一百万的历史新高价,乐天知命的崑滨伯和太太商量后决定,把这笔意外之财都捐出来,成立“无米乐基金会”,推广台湾米。
  • 【大纪元9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管中维台北二十三日电)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今天举办第4届冠军米竞卖,各方竞标农业纪录片“无米乐”老农主角黄崑滨所生产的冠军米,最后以每公斤新台币10万元的高价拍出,刷新冠军米竞卖价格纪录。
  • “无米乐”主角崑滨伯,是后壁乡芳荣稻米产销专区契作农民,所种植的稻米荣获95年全国稻米品质竞赛冠军;崑滨伯说整个种稻观念要改变,妄想高产量的旧观念要改,要重质不重量,重出良质米的品质佳才能行销出去,不然在国际上站不住脚。
  • 入围多项国际影展的纪录片“无米乐”,公视“纪录观点”将于明晚十点重播。这出纪录片自去年创下戏院票房六百万元亮眼成绩后,更入围多项国际影展,并两度入围日本的影展。剧中的主角三位阿伯更因而知名,日本影迷甚至跨海来台只为找他们合影。
  • 〔自由时报记者邵心杰/新营报导〕青春台湾纪录片全国接力展,自10月15日起,计有“无米乐”等13部纪录片,将在南县文化中心南瀛馆播映,而且县府文化局将进一步推出“南瀛戏院”,将于周六、日常态性播映南瀛文化等相关影片。
  • 【大纪元11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育立柏林三日专电)尽管气温已经遽降到摄氏零度以下,德国影迷对台湾电影的热情还是不减。柏林民族学博物馆今天起举办台湾电影展,放映“无米乐”、“艳光四射歌舞团”等近年来受瞩目的台湾电影二十多部,开幕当晚就有三百多人来参加,连国会友台小组的议员也亲自来捧场,场面相当热闹。
  • “无米乐”崑滨伯的冠军米,打响香米名号。农试所嘉义分所稻米育种专家陈隆泽,累积卅多年的经验,连续育成蓬莱、在来香米品种,在来种“台农籼二十二号”更颠覆在来米干硬的传统印象,既香Q又软黏,较蓬莱米更健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