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五大湖发现鱼类病毒

标签: ,

【大纪元5月1日讯】(明报新闻网2007年5月1日报导)美国报章报道,北美五大湖发现致命的鱼类埃博拉病毒,会对所有淡水鱼构成威胁,科学家对此感担心。

《今日美国报》报道,截至目前五大湖中的伊利湖、安大略湖、休伦湖以及承担五大湖水入海任务的圣劳伦斯河、尼亚加拉大瀑布和一些纽约州内的淡水湖中,都发现了埃博拉鱼类传染病毒。埃博拉病毒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病毒,人体感染后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这种病毒最早于1967年在德国的马尔堡地区首次被发现,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1976年,科学家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再次发现这种病毒。埃博拉病毒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汗液、唾液或血液传染,潜伏期2周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潟。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各器官,患者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可在24小时内死亡。

五大湖区蕴藏了世界上20%的淡水储量,各种鱼类资源相当丰富。由于五大湖中除了密歇根湖外,其他四个都属于美国和加拿大共管水体,因此加强国际协作是控制鱼类埃博拉出血病毒传播的有效渠道。有研究人员预测,今年五月中旬以后,可能是五大湖淡水鱼类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病毒的高峰期。

作为预防性措施,美国和加拿大有关部门开始限制淡水鱼类的运输活动,并且规定钓鱼爱好减少使用活鱼作为诱饵,并且加强对船只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一般的加热烹调方法就可以杀死鱼肉中的类埃博拉病毒。

相关新闻
研究:气候影响水温 水温影响鱼群繁衍
花脸番茄可能染病
上海血友病人与警方发生冲突被起诉
气候变迁使浅海与深海鱼类生长速度两极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