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足科技强 台湾太阳光电应重产品开发

台湾绿色APEC契机倡议专题报导系列之二

【大纪元9月9日报导】-台湾绿色APEC契机倡议专题报导系列之二(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九日电)由于台湾日照充足、许多半导体科技厂商投入太阳光电产业,经济部能源局估计,2007年台湾太阳光电产值规模可达新台币 400亿元,2010年可达1500亿元,目标是2010年太阳光电设置量达到 2.1万瓩。产业分析师建议,未来台湾太阳光电产业发展应着重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差异化策略。

2007年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年会今天闭幕,台湾提出的“绿色APEC契机”(Green APECOpportunity Initiative)倡议虽未连同名称列入领袖宣言,但其内涵已获采纳,也计划明年在台举办绿色APEC研讨会、绿色APEC洁净发展展览会。

台湾倡议藉由洁净生产、绿色消费、绿色产业、自然保育、公害防治等五大面向,建构一个亚太全区域平台,供APEC会员体气候变迁与洁净发展进行合作交流,透过资讯与经验分享,促进相关技术、政策创新与教育宣传,为会员体创造成长契机。

台湾由于日照充足、具备高科技光电实力,近年在推展太阳能光电的绿色能源已有一定成绩。

太阳光电属低污染、分散式再生能源电力系统,非常环保,但发电成本每度电仍高达新台币15至20元以上,世界各国仍全力投入研发与奖励推广。

经济部能源局分析,德、美、日等国自1990年起采行设备补助、优惠购电、低利贷款、租税减免、加速折旧等相关配套措施鼓励民间设置太阳光电发电系统。

目前全球太阳光电产业生态仍处成长初期,平均年成长率达 30%以上,2006年全球上、中、下游总体产值规模约 368亿美元。上游硅材料、硅晶圆厂商数少,中游太阳电池、太阳光电模组厂商数逐渐增加,愈往下游太阳光电系统厂商数众多竞争激烈。

能源局指出,产业发展趋势显示,近年下游太阳光电系统设置量不断增长,至2005年全球累计装置容量已达 37亿万瓦 (3.7GWp),预估2010年全球累积装置容量将达 130亿万瓦 (13GWp)。2000至2005年平均年成长率约30%,估计2005至2010年仍将维持25%高度成长。

在产品发展上,目前的太阳光电产业是以硅晶材料发展的结晶硅 (Crystalline Silicon)太阳电池元件为根基,结合上游半导体材料与下游电力系统所建构的产业。预估至2020年结晶硅太阳电池仍是市场主流。

只是上游的多晶硅原料全球主要由 Hemlock(美)、REC(挪)、Wacker(德)、Tokuyama(日)、SUMCO Group(日)五家占90%以上市场,太阳光电产业需求快速增加,至使上游料源不足,预估全球多晶硅原料至2010年仍供不应求,恐将严重影响产业的快速扩张。

反观台湾的太阳光电推广应用及产业发展,能源局说,台湾日照非常充足,除基隆、苏澳、宜兰等少数地区外,其他地区终年日照数多在1500至2200小时间,恒春、台南更高达2500小时,日射量年平均每日每平方公尺达3000至4300千卡,极适合太阳能发展。

目前能源局颁布“太阳光电发电系统设置补助作业要点”,每峰瓩太阳电池最高补助15万元,补助款最高为该发电系统总设置费用50%。

目前台湾也与先进国家一样采取奖励补助措施,推广太阳光电多元化应用设计,从2000年起推行阳光屋顶、阳光电城、光电经典建筑、偏远离岛紧急防灾、阳光校园、未来并将推广阳光社区、农业应用结合专案。

另外配合“再生能源发展条例 (草案)”完成立法程式后的奖励措施 (设备半额补助及每度10元优惠收购电价),将可大幅带动国内太阳光电内需市场并带动产业。截至今年8月31日,能源局已辅导设置完成192套太阳光电系统,总设置量1721瓩 (设置中为2704瓩);2010年目标将达到2.1万瓩。

能源局统计,近四年台湾太阳光电的产值规模倍增,从2003年的新台币 12亿元,预估2007年可达400亿元,2010年再扩大到1500亿元。太阳电池厂商亦积极规划扩大产能,2005年产能为177.5万瓩,2006年为440万瓩,2007年预估为 960万瓩,若多晶硅材料供应无虞,则2008年台湾太阳电池年产量将再扩增至1840万瓩。

工研院IEK ITIS计划系统能源组产业分析师刘佳怡表示,有利于台湾太阳光电产业的是,台湾在半导体和影像显示产业在国际占有重要地位,太阳电池制程和半导体及影像显示的制程雷同,不少半导体公司纷纷投入太阳光电产品的生产。

展望未来,硅材矿产规划获得主要国家的支持,预期2010年太阳光电供应将达平衡,不仅会淘汰不具竞争力厂商,另一方面高度价格弹性亦将进一步成为厂商成本效益压力所在,为因应2010年全球太阳光电产业剧烈竞争,应由“新技术开发”和“差异化策略”方向着手。

她建议,台湾太阳光电产业的发展动力仍来自政府政策性补助,但台湾市场太小,厂商必需仰赖出口,这些特殊的环境特性将显着影响台湾太阳光电的展方式。产业界不妨根据全球太阳技术的专利分析进行筛选,以利产、官、学投入有限资源于具跨产业发展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新型技术研究和发展。

台湾太阳光电产业一方面可跟随领导厂商的产业标准,强化量产技术以提升竞争力;“太阳光电新产品的开发”更是可以避免让台湾陷于竞争红海,亦可强化国内产业于国际上的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相关新闻
台北光电周今起展开  首度办太阳光电研讨
台湾光电产业崛起 产值超越南韩
推节能  北市市政大楼将设太阳光电发电系统
薄膜太阳能电池 阴天也能发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