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蒋经国自述──五百零四小时(四)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十月二十九日

风湿病复发,右腿发麻。昨一夜未睡,为准备对俄三次会谈资料,直至深夜二时方休。
今午与××研究谈话内容,与余所准备者大体相同,遂注意覆审重要问题之译文,因一字差误,可以影响整个交涉之精神也。下午一时会见马林斯基,彼对重要问题,皆不作正面之确定答复,即关于葫芦岛我军登陆一事,俄方亦不愿作安全之保证。且彼对我行营,公开表示不满。经过此次谈话,益信所谓顺利二字,已不复存在于东北接收中矣,但亦不必着急也。
杜聿明总司令四时抵长春,七时余复陪其见马,商谈我军登陆有关诸事项。

十月三十日

×××以为一切有办法,此险象也。年轻人做大事,自己对自己又无把握,害人且害事矣。中午在机场等候飞行员约一小时,与俄国司机谈话数则,亦解闷之一法。午后见中央社记者,说明余处理东北问题之意见,必须有一定不变之态度与方针,既不可因交涉好转而得意忘形,亦不可因恶转而遽即悲观,更不可脱离中心之立场,要在大胆细心,踏实去做而已。意气用事,有害而无益也。晚与×谈我军登陆问题。

今晨早起,见窗外小雀,在阳光之下,东西飞跃,凝视良久,转为此小雀可怜。明日为领袖诞辰,全国同申庆祝之日也。行营本欲作盛大庆祝,举行大宴会及游艺,余则认为不必。盖此时此地所需要者,端在埋头苦干与任劳任怨之事实表现。亦唯如此,方能安慰领袖之心也。

十月三十一日

晨起作家书,禀告父母以近来心得:一为有决心始能沉着应变,有信心始能见危不退;二为做事可用不同之方法,待人可持灵活之态度,但一离中心立场,必归失败。正午参加庆祝领袖寿诞之宴会,聚而祝者三百人,此时此地庆祝领袖华诞,实具有特殊意义。×饮甚豪,谓俄方既应我军登陆葫芦岛及营口,交涉定可由此而得顺利之结果。当时余思×之年龄匪轻,阅历亦多,何尚幼稚乃尔,或亦因其未尝吃过苦头之故欤。

奉政府指示,应以登陆葫芦岛及打通北宁路为交涉重心。傍晚,同华白散步街头,谈及天僇、世杰之事,深感友情之重。晚宴各省主席。
今日曾游日本街。见男女日人行走街头,状似乞丐,亦有摆地摊卖旧货者;此正侵略者之结果也。吾人虽恨日本侵略,但对日本一般平民,应以人道待之,尤其骤见日本小孩之苦,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惟转念先母亡于倭机之轰炸,又觉得不必同情矣,然旋思此亦国仇而非私仇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出张掖向西,过临泽、亭台,就到肃州。肃州就是酒泉,这就是关内第一个县,是各民族杂居的地方,所以各类民族都有。有一种叫赫萨克的民族,他们有一种帽子叫英雄帽,戴这帽的人,凡是杀一个人,就在帽上插一根鸡毛,杀人愈多,鸡毛插得愈多,就表示他是英雄。这些人,脚很短,所以他们总是骑马的时候多,骑在马上,上山下山过河都可以,但是下了马,他们就没有了办法。
  • 第二天早晨,向安西前进,路上要经过一个很有名的地方。就是嘉峪关。嘉峪关是长城最后的一关,是明朝长城最西的起点,左右各有一座高山,和长城相连,中间就是关,形势非但雄壮,并且异常峻险,真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入之势。关内有一小城,只有五六十家人家,都是非常穷苦。林则徐因为“抗英”之罪谪贬新疆,他路经嘉峪关时,作了一首胸襟豪壮的诗:“严百尺升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峰峭摩肩立,翰海苍茫入望迷。谁道殽谷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关于嘉峪关的诗很多,有一首“一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往前视戈壁滩,往后观鬼门关。”好像出了嘉峪关就是生离与死别,由关上向外一望,是一片无限辽阔的平原,那里才是真正西北的胸膛。
  • 这里,首先有一点要加以说明的。过去,我们只知道戈壁滩就是沙漠,在地理学上也是一样的。但是,在安西那边当地人的俗称,却有分别:戈壁滩就是石子堆成的很坚硬的地,有许多地方,上面可以通汽车,沙漠才完全是很松软的细沙积成的。
  • 因为要到青海去一次,所以到了永登县,就向南走。
    水登县有二个城,一个是新城,一个是满城。现在满城里面完全是空的,新城亦并不见得怎样繁荣。

    在永登过了一夜,早晨起来的时候,天气非常冷,用冰水洗脸,觉得很舒服。吃过早饭就离开永登,到青海去。
  • 由青海折回兰州,由兰州到华家岭,从华家岭向南走,经过天水到宝鸡。天水是陇南的一个大城市,在过去是军事上必争的地方,古迹很多,那里有一个伏羲庙,相传伏羲是天水。
  • 今夜,我歇宿在太平洋滨的三栈小村。这里有高山流水,蕉林修竹,风景幽美,环境清静。

    经过六天奔走,来到这一个山村,获得了一时安息,实在感觉到非常愉快和舒适。尤其是同战士们住在一起,他们对我的态度是如此的热情和亲切,使我受到了极大的感动,亦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