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件油条含毒 卫署坚不公布业者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1日讯】将持续进行抽验与辅导

〔自由时报记者王昶闵、黄立翔/综合报导〕中国毒铵粉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昨日卫生署药物食品检验局连夜针对市售油条等食品进行抽验后,结果真有油条被验出含有超量三聚氰胺,证实的确有市售油条被添加铵粉,卫生署官员呼吁业者不要再继续使用中国制铵粉,并将持续对业者进行抽验与辅导。

卫生署副署长郑守夏昨召开记者会表示,药检局在市面上所取样五件油条样本中,经检验后发现,有两件被验出超量三聚氰胺,浓度分别为3.37ppm与4.29ppm,但卫署坚决不透露本次被验出不合格的业者与县市,因为各地油条都有可能受到波及,卫署将请各县市卫生局针对业者加强辅导。

面包、泡芙、鱿鱼未检出

郑守夏表示,除了油条,药检局也针对海带、鱿鱼、叉烧包、喜饼、面包、沙琪玛及泡芙等食品各取五件样本抽检,结果并未检出三聚氰胺反应。

郑守夏表示,针对此一事件,卫生署正在积极调查中,并透过海基、海协会的沟通管道,要求中国尽速查明真相,若责任归属为中国河北省之化二化工有限公司,将依循都庆奶精粉之案例,要求中国公司道歉,也会协助国内厂商求偿。

但郑守夏也坦承,都庆公司对于赔偿问题,至今还没给台湾一个肯定答案。

卫生署将请各县市卫生局加强辅导查核各工厂、糕饼业与零售业者,立即停用中国制铵粉,改以小苏打粉、酵母粉替代,配合业者将可张贴“本店产品未添加中国制铵粉,请消费者安心食用”告示。

仍有一百余吨流向不明

目前卫生署追查结果,流入市面的两百多吨食品级纯铵粉中,目前仅五分之一确认用途与流向,绝大多数用于塑胶防火原料、衣物染料、皮革及塑胶加工、铜液、纸添加剂等,除了宏亚公司将零点六七吨用于饼干制造外,究竟还有多少铵粉流入食品,目前还不得而知。

台北县政府卫生局昨早派员到中和市连城路、水源路两家食品行及化工原料行,查扣一百八十公斤铵粉,将持续追查涉嫌污染铵粉流向。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