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自述──五百零四小时(五)

font print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十一月一日

日人统制东北时,国人食白米者辄处死刑;现在一般平民亦少有能吃白米饭者,此皆为日本侵略与压迫之结果,我老百姓之痛苦深矣。今后吾人对东北,必先以全力求其安定,再求人民生活之改良。尤其对于东北新生之力,必培养而扶持之。余所居之屋壁,悬有甚多格言,如“离边处中”,“思想纯洁,生活简朴,行动实践”等等。而此乃为大汉奸之书房,可知天下之事,不贵于知而贵于行也。

上午在行营与××共商有关交涉事项。×于夜晚得一消息,谓长春城内共军活动积极,公安局亦将扩大,因又焦急万分,深夜约余往商。

十一月二日

近日心中有二事,终始不能忘者:一为先母罹难,此为余一生所最痛心之事,且六年以来,迄未安葬;为人子者既不能为先母立德业,又不能早日办妥安葬大事,其何以慰先母之心于九泉之下也!深夜自省,饮泪自痛。二为赣南事业,尚未结束交代,心中总觉牵挂。午前街上散步,购图画一幅于“三中井”。下午阅渝报,知共军一面以谈判巩固地位,一面以武力攻击国军,此正走向末路之开始也。

早起写信并拟电稿,晚间补写日记,又作家书数封。后独坐书室,寂寥苦闷。连日左眼跳而不息,但望一切化难为易,化凶为吉耳。气候日益寒冷,贫民之苦可知也。

十一月三日

人生于世,必须正直大方,服务人群,不可使人厌恶。做人如此,立国亦然。余更对俄方代表声明:“我们自己承认是一个弱国,但国家决策及待人态度,一是以正义为本。我们决不做不可告人之事,事事要放在桌上明谈。”昨夜思及此事,未能安睡;半夜忽醒,又即想到交涉之困难。目前除办理军队登陆外,似应集中力量,空运部队抵长,如长春不能控制,他处均将波动矣。

今日俄方通知:(1)我空运部队可于俄军撤退前四日在长春降落。(2)我行政人员可即莅任。(3)电灯电报电信于俄军撤后办交代。我方认为:第一点,四日限期太短,要求改为二星期,否则将借用美机运输;第二点,可即研究具体接收办法;第三点,邮电必须先行接收,电灯则可稍缓。俄方对此各点,今日尚未作复。

行营接军委会电报,谓有美军部代表,由美经日、韩前来东北,行营应设法招待。行营为慎重起见,将此事通知俄方,而俄方则误会,以为行营要求准美机来长,下午即提抗议,经解释后始无问题。即此小事,亦可知美俄关系之恶劣矣。

午后四时,约请各省主席、市长,商讨接任有关事项,并指出对俄应处之态度。傍晚赴行营见×,商谈党务工作。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第二天早晨,向安西前进,路上要经过一个很有名的地方。就是嘉峪关。嘉峪关是长城最后的一关,是明朝长城最西的起点,左右各有一座高山,和长城相连,中间就是关,形势非但雄壮,并且异常峻险,真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入之势。关内有一小城,只有五六十家人家,都是非常穷苦。林则徐因为“抗英”之罪谪贬新疆,他路经嘉峪关时,作了一首胸襟豪壮的诗:“严百尺升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峰峭摩肩立,翰海苍茫入望迷。谁道殽谷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关于嘉峪关的诗很多,有一首“一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往前视戈壁滩,往后观鬼门关。”好像出了嘉峪关就是生离与死别,由关上向外一望,是一片无限辽阔的平原,那里才是真正西北的胸膛。
  • 这里,首先有一点要加以说明的。过去,我们只知道戈壁滩就是沙漠,在地理学上也是一样的。但是,在安西那边当地人的俗称,却有分别:戈壁滩就是石子堆成的很坚硬的地,有许多地方,上面可以通汽车,沙漠才完全是很松软的细沙积成的。
  • 因为要到青海去一次,所以到了永登县,就向南走。
    水登县有二个城,一个是新城,一个是满城。现在满城里面完全是空的,新城亦并不见得怎样繁荣。

    在永登过了一夜,早晨起来的时候,天气非常冷,用冰水洗脸,觉得很舒服。吃过早饭就离开永登,到青海去。
  • 由青海折回兰州,由兰州到华家岭,从华家岭向南走,经过天水到宝鸡。天水是陇南的一个大城市,在过去是军事上必争的地方,古迹很多,那里有一个伏羲庙,相传伏羲是天水。
  • 今夜,我歇宿在太平洋滨的三栈小村。这里有高山流水,蕉林修竹,风景幽美,环境清静。

    经过六天奔走,来到这一个山村,获得了一时安息,实在感觉到非常愉快和舒适。尤其是同战士们住在一起,他们对我的态度是如此的热情和亲切,使我受到了极大的感动,亦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