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全球化 各国官民陷苦战

标签: , ,

【大纪元4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钟思齐、郭秋怡综合报导) 历经几年的相对稳定之后,全球经济正面临物价飙升的威胁,尤其现在碰巧遇上经济衰退之际,全球各国对抗通膨均将陷入苦战。

国际货币基金(IMF)表示,美国、欧洲及其它富国的消费者物价今年上涨已达2.6%,为1995年以来最高,在美国二月的消费者物价比去年同期上涨4%。在开发中国家,通膨情势更为严峻,通膨今年剧升至7.4%,世界银行也预计全球食品价格在未来3年上涨83%,已引发33个国家的不安。

通膨深入各国人民生活

在富裕的美国,由于食品价格上涨为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不但让民众在购置日常生活用品时更谨慎,亦已改变维持家庭生活的方式。据美国农业部表示,在全美四口之家在现在每个月花费杂货平均904美元,比两年前增加80美元。所以,现在有更多美国人放弃上餐馆改在自家解决三餐,并减少购买昂贵食材,还以罐头取代生鲜食品,并减少每份食量。现在民众不但开始注意比较各商店广告上刊登的促销价格,也尽量采取少量或定期采买的方式,以节省油钱,更会详加规划并严格控制预算。

法新社(AFP)近来的一篇报导,以一位在美容院工作的黎巴嫩居民比义妮(Loretta Beayni)为例,阐述通膨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冲击。她月薪约合400美元,本来足供自家生活开销并奉养双亲,但现在她的生活和许多其它黎巴嫩居民一样,因物价上扬而增加的负担相当沉重,幸好还有小费收入,否则生活将入不敷出。她表示已两年未为自己添购新行头,最近还因为要参加叔父的丧礼,必须向朋友借钱才能买黑色外衣,上个月甚至因没钱而被迫取消预约门诊。

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UN Development Program),将近100万黎巴嫩居民每天生活开支仅4美元,相当于当地人口的28.5%,甚至有约8%的人一天的开支仅有2.4美元。那表示约有30万黎巴嫩人,已无法负担其基本生活开销。

据肯亚央行对该国内不同族群的调查显示,低所得居民在今年三月必须多支付23.2%的金钱,比一年前多,相对地,生活条件较优渥的中等及高所得族群仅有低所得者的一半,约12.5%。通膨对穷人的生活造成的冲击大于富者,是因为食物及庇护所等生活必需品的涨价速度高于所得成长,而这类必需品只占富人生活开支非常小的部分,富人购买的商品绝大部分只有小幅涨价。平均全肯亚则约多21.8%的花费,为该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增幅。

现在即使产油国的财富快速增加,IMF却警告产油国亦无法逃脱通膨的威胁,伊朗的通膨达到20.7%,带动中东地区的物价上扬,由于国内需求强劲,食品价格及房租价格已经上扬,使各国通膨创新高,如卡达的14%及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的9%。

通膨起因全球性

每个国家的通膨主因不同,德国是受工资推升,中国受猪肉价格带动,南非迫于电价压力,不过从通膨已深入世界每个角落,可以看出起因应是全球性的。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归纳全球通膨的起因有以下几项:提炼生质柴油使亚洲主食稻米的价格去年飙涨147%;中、印等国经济扩张推升原物料价格;油价限量产油造成油价期货已突破每桶110美元;美元转弱造成多个货币钉住美元计价必须随美国降息而造成通膨;中、印及前苏联各国等新兴经济体虽增加对全球输出低廉的工业产品,但其经济快速成长伴随而来的通膨也已开始对全球输出。

食品价格及能源价格是当前全球通膨的主要因素,而商品价格的上扬也已开始对全球经济产生冲击。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商巴西的Companhia Vale do Rio Doce已与客户达成协议将涨价65%,较去年的9.5%高出许多,那已迫使中国最大的钢铁厂宝钢集团近来调涨价格17%至20%。美国营建机具大厂开拓重工(Caterpillar)亦将在7月涨价5%。

对抗通膨 各国不同调

通膨趋势虽已全球化,但各国的反应并不同调。美、英国主要重点仍在于经济衰退,而且美国曾因经济衰退使失业率升高而使通膨受到抑制,所以即使面临高通膨风险,仍持续降息;澳洲、智利、中国、哥伦比亚、匈牙利、波兰、苏俄、南非、瑞典、台湾近来则均已升息。

英国不得不因应通膨的压力在今年以来各类薪资都已调涨,据Incomes Data Services员工顾问公司的分析师表示,前三月延续去年的趋势平均调薪3.5%,,但本月的薪资检讨却已使调幅增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调薪协商案决定调升4%以上。但公部门的调薪幅度就没有这么大,布朗首相坚持依消费者物价指数的目标通膨2%为调薪基准。

黎巴嫩的通膨从2006年的5.6%剧升至2007年的9.3%,而2007年食品价格上升14.8%,公用事业费率更是调涨了20.9%,不过薪资成长却未跟不上通膨的速度,因此工会已决定将在5月7日联合走上街头抗议,财长艾兹欧尔(Jihad Azour)表示,若调涨薪资将造成通膨进一步压力,所以强调必须增加生产力并创造就业机会。

依赖亚洲进口商品的新加坡政府则以汇率政策代替利率政策,以平抑输入品价格。此外,其它国家官方对抗通膨的策略还包括制定价格上限、提供补助等。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台湾房地产】2008首季台北县市房屋卖座排行榜
欧盟官员关注欧元升值
苏起:海基会功能强化 协商议题不设限
通膨苦果发酵 欧陆连环罢工要求加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