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鸭场爆禽流感 专家忧病毒变异

【大纪元6月18日讯】(美国之音记者天虹报导)香港的禽流感威胁尚未平息,邻近的广东省江门市又有鸭场爆发禽流感。有传染病专家认为,这次疫情可能证明病毒在发生变化,而一系列情况显示,中国南部可能一直就存在禽流感病毒,这也是最近香港街市发现的病毒来源。

最近,香港街头集市发现致命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一个鸭场又发现3千8百多只鸭子死于禽流感,当地已经将鸭场剩余的1万7千多只活鸭全部宰杀,并在疫区彻底消毒,封锁区内家禽和相关产品,销毁没有注射疫苗的家禽。

香港政府在获得通报后宣布,暂停从这个疫区周围半径13公里范围内进口活禽鸟及禽肉产品。

去年9月广东番禺一个鸭场也曾爆发禽流感,今年2月广东汕尾海丰县一名女工感染禽流感死亡,3月广州市一个家禽零售点又爆发疫情。

*分析:香港病毒源头可能在广东*

香港媒体引述传染病专家劳永乐说,广东省疫情不断,可能显示病毒一直在中国南方存在,而最近香港四个街市发现病毒,但是在本地农场却没有发现,说明源头可能是广东。劳永乐呼吁香港政府在恢复输入内地活鸡之前,必须先查明这次香港街市禽流感病毒的确切源头。

香港是1997年最先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的地点。那次疫情造成6人死亡,禽流感也从此成为香港最大的传染病隐患之一。

香港大学微生物系主任袁国勇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于香港这样一个人口稠密的城市来说,为减少人和鸡禽接触的机会,必须禁止在潮湿的街头市场储存活鸡,至少是禁止隔夜储存,而最终解决方案则是很多业内人士一直倡议的采取中央屠宰方式。

袁国勇教授说:“所谓中央屠宰,就是把家禽集中在同一个地点宰杀,这样环境卫生比较好管理,防疫措施也容易到位。”

袁国勇教授分析,至少有三点因素可能导致香港的禽流感威胁加大,一是活鸡存放市场,二是进入香港的未注射疫苗的走私鸡,三是现有疫苗正在逐渐失去效力。

星岛日报引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说,鸭子向来是“沉默的带毒者”,很多时候虽然携带病毒但是却不发病,如果出现大量死亡,可能显示病毒在发生变化,不过目前应该不至于发展到变种阶段。

*病毒传播出现不规律性*

香港大学微生物系教授郑伯建解释说,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在最近这些年确实出现了不规律性。

郑伯建说:“一般情况下水禽是不发病的,就是带着病毒但是自己不发病,当水禽把病毒传给岸禽,就是鸡类的在岸上的禽类,岸禽往往就发病,而且很快死亡,这是以前的情况。但是最近这几年已经乱套了,水禽感染上也可以死,岸禽感染上也可以不死,就没有像以前那么有规律了,而且传给哺乳类动物也会死。”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2003年以来,禽流感已经在全球造成241人死亡,其中大部分在亚洲。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应采儿上我猜 高喊戏里戏外都爱韦小宝
涉六宗食品中毒案  港一寿司制造厂封厂
广东台湾游首团由广州直航 不绕道香港
陈彦玲:香港禽流感疫情的新思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