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任振球(下):传统文化大智慧 指导预测地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从根本上把握规律 对现代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标签:

【大纪元7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辛菲采访报导)在汶川地震前,中国有十几位专家做了预测,并在几年前就向当局提出预警,然而当局瞒报,对专家们呈报上去的种种预报置之不理,导致伤亡惨重。地震后,当局矢口否认专家曾做过预测,并高调宣扬“地震不可预测”的论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任振球教授周三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证实,今年4月底,“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关于四川地震的集体年度预测,以及耿庆国关于地震的危险点在5月8日(前后10天以内)等意见,都向地震局、国务院等多个部门递交,但均遭摒弃。

任振球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测的。他说,多年来,中国一些地震专家,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思维,再结合现代西方科技,已在地震预测尤其临震预测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任振球通过一些实例体验和推论,发现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中的许多精髓,与现代科学是相通的,其研究结果中国古圣先哲的宇宙观相吻合。

他说,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精髓博大精深、奥妙无比、包罗万象,尤其是《道德经》和《易经》,是人类的大智慧、大学问,是非常发达、非常奥妙的科学。以老子为代表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精髓,它是认识复杂现象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自然观、人文观和方法论,并已发展到极高的境地,对当前探索复杂现象及其规律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某些国人甚至所谓的专家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不少误解、误读、误判和误批,一提到“天”或“天灾”,甚至以为是“迷信”、“伪科学”,还不如国外一些学者来得重视和理解得深,这是很可悲的现状。

运用中国传统整体思维 天地耦合法预测灾害

汶川地震后,中共当局和大陆一些专家否认临震预报的可能性。任振球对此表示,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证明,临震预报是能够做到的。他并指出,地震预报作为最典型的复杂系统,需要转变科学思维模式,侧重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思维,结合现代科技,全方位寻找地震信息。

他指出,中国一些从事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科学家在中西两种文化的结合方面,已得到众多的临震预测手段,并在预测实践中取得不同程度的成效。

任振球预测地震等灾害的方法是天地耦合方法。他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思维,与现代统计学、气象学、地震学原理相结合,采取整体研究和典型剖析的方法,发现特大暴雨、台风突变和大地震临震、火山爆发等突发性特大自然灾害的预测方法。

他说,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经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故知幽明之故”。我们运用整体思维,在考察所有可能影响的各种大气内部因子、各种地球物理因子和各种天文因子的基础上,通过筛选、典型剖析和普查、反查,发现只有以月亮为主的“三星一线”时的非经典引潮力的共振效应,方可触发一系列的突发性特大自然灾害的突然发生。它们经统计检验的信度达0.01- –0.001。

他说,无论是大地震临震、暴雨、台风突变、火山爆发、强对流天气、特大山体滑坡、煤矿瓦斯爆炸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发生,都是在内部条件基本具备情况下,由引潮力共振异常叠加而触发。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由特定的天地耦合的结果。

预测地震等灾害成效显着

任振球表示,用天地耦合方法预测特大暴雨和大地震临震预测,成功率分别为72.7 %和40 %,表明天地耦合方法不愧为临震预测的突破性手段,成效显着。

他说,运用引潮力共振条件与天气形势相结合,在1989─1999年期间共预测33次连续性大暴雨到特大暴雨过程。其中预测正确和基本正确的为24次,成功率为72.7 %。

据任振球介绍,地震预测分为长、中、短、临四个阶段,临震预报难度很大,但也是能够预测的,需要多学科交叉,把很多方法要结合起来,要强有力的组织起来,需要一定的经费。

任振球与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李均之合作,在1995─2000年期间向地震部门共提交16项临震预测意见。临震三要素均正确或基本正确有7项,成功率为40 %。这7项成功的地震预测包括:1996年4月6日新疆伽师地震、2000年7月1日、9日和15日在日本大岛附近的新岛─神津岛地震、2003年12月26日的伊朗巴姆地震、2004年3月29日的印尼地震等。

以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思维指导预测地震

任振球认为,现代西方的科学是分解和线性思维,互相没关系,分科研究的,而且都是强调规则性变化。但实际上,地震、特大暴雨、台风等灾害都是突发性的,突变的。非线性的,因此仅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是无法解决地震预测问题的。

他说,我最初是从现代科学开始研究,寻找自然灾害的促发因子,后来发现现代科学解决不了,牛顿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等都解释不了,他们只是用线性思维考虑问题,而不考虑它们与天文、整体地球之间的联系尤其是非线性联系。于是我就深入中国古代文化里找,结果发现中国古代3000年前就早有记载,《孙子兵法》上都有,《诗经》、《尚书》、《三国演义》等书籍,好多都有记载,还有,古代大军事家用观察月亮是否走到黄道面的亮星来预测天气变化指挥打仗。我发现我的研究结果、“三星一线” 效应和古代科学观不谋而合。

东方整体思维 天地生人互相有联系

任振球表示,现代西方的科学是分解和线性思维,互相没关系,分科研究的,而且都是强调规则性变化。而东方的思维,我叫整体思维,从整体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从整体上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古代是以中国的整体思维为代表,发展得很高级,具体形式就是天地生人互相之间有联系,特别是,地球上很多事情和天上有关。

他说:“整体思维,包括治理国家,看社会问题,看中国各种现象,要从内外整体考虑问题,不能光从一个思路,越分越细,或者光强调人为的。天文是很重要的,都应该看到。古代叫做天人合一,天时地利人合。人和地、地和天都应该和谐的。我们不能破坏大自然。”

任振球认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以“老子”、“周易”为代表,有着丰富而独到的科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包括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有很深奥的学问。他说:“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一些著作,尤其是《道德经》、《易经》等,是人类的大智慧、大学问,是非常发达、非常奥妙的科学,对现代科学创新很有帮助。老子非常高明,他的每句话都很深刻、精妙,研究不完的。”

他说,中国传统文化,大多以整体思维方式为其特色,有的还带有某种神秘的色彩。比如,过去一些人以为八卦是迷信,可是按照八卦排列的“易经柱”,却可发射一种特殊的场,可以穿透铅板,有效地治疗一些疑难病症。

中国人很有古老智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缺失,他感到很遗憾。他说:“某些国人、甚至所谓的专家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不少误解、误读、误判和误批,一提到“天”或“天灾”,甚至以为是“迷信”、“伪科学”,还不如国外一些学者来得重视和理解得深,这是很可悲的现状。”

地震预测必经之路:中国整体思维+西方科技手段

任振球指出,当代许多复杂性科学尤其是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的预测研究,首先需要跳出西方科学的线性思维的框框,由过去注重线性、均匀、连续、平衡、平均、平滑、数量分析,转变为侧重非线性、非均匀、不连续、非平衡、奇异、残差、高频脉冲、结构异常等信息的提取和分析,以及形与数的统一。

他说:“现代西方科学是分门别类、解析的、以线性的形式逻辑为主要特征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基本在封闭系统考虑问题。一种是分解思维,越分越细,另一个是线性思维,主要是讨论平均、平滑的东西。但是,地震等自然灾害都是突发性的,是一种非线性的复杂系统,用有规则的线性思维研究,当然找不到根源和原因了。”

任振球表示,对于复杂系统和非线性问题,迫切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思维的指导,地震预测的必经之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西方科学技术。

他说,中国古代的科学是整体的、宏观的、以非线性的形象逻辑为主要特征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重从事物发展变化的全局入手,从根本上来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及其变化的规律。当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地,推动了中国哲学、天文学、医学、军事学、数学、物理学、农学、地学和其他一些人文科学等的高度发展,导致了当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国家经济领先于世界各国。

20世纪末有学者就已指出:与欧美人相比,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更适合于现代科学研究。这种重视整体性与随机性的思维方式,可能让21世纪众多的中国科学家成为“新学科之父”。

吁关注灾害预测研究 发挥潜在的巨大减灾效益

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性极强,任振球呼吁全球关注灾害预测研究,关注中国的这批真正能够预测灾害的科学家们。

他说,这批科学家们已经退休,没有任何科研经费,多年来仅靠个人退休工资义务维持研究,非常艰难,而且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任振球最后表示,为了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我们呼吁当局关注我们的研究手段及成果,也呼吁全球关注中国这批科学家们的研究。他说,希望民间慈善家能够捐助经费,使我们能够更大力度的开展研究,发挥我们预测手段潜在的巨大减灾效益。

任振球简介

任振球,男,1934年出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天地生综合研究和自然辩证法研究,主攻特大自然灾害预测和全球变化研究。1949 -1951年上海纺织工学院机械系学习,1951年7月参加军干校到军委气象局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学习气象(由顾震潮、陶诗言执教)。

任振球历任中央气象局双革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研究室主任,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与长期天气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天文气象学组召集人,中国天文学会太阳物理与日地关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火山学会理事,中国科协天地生综合研究联络组组长,联合国减灾科学与公共管理全球计划顾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现任中国自然辩证法地学哲学委员会理事和方法论委员会委员,天灾预测委员会常委,上海福岛向自然灾害预测技术开发公司高级技术顾问。(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四川汶川地震导致近200万人失去生计
【独家】大地震销毁中国军队最大兵库
随州“短命土匪市长”李红云 上任一年被调离
孔强:强烈抗议胡锦涛七七芦沟桥事变71周年纪念日访问日本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