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观点】中国三鹿奶粉事件的疑点

人气 1

【大纪元9月19日讯】中国三鹿奶粉造成“结石婴儿”,已出现在甘肃、江苏、陕西、山东、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宁夏等十四个省份,种种情形显示,像当年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那样,在一片质疑声讨声下,三鹿终于由一开始的回避否认到今日站出来,说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而引起。但是舆论和网民对三鹿奶粉何时被污染、怎样被污染、厂家是否知情等关键问题上,反而出现了更多疑点,包括:一、三鹿奶粉被污染的时间与真实数量?二、奶粉被污染的方式?是否真是奶农所为?三、三鹿集团何时知情?四、假如三鹿自检发现七百吨问题奶粉,这些奶粉如何获得“合格证”?五、相关消费预警为何没有及时发布?是否因为北京奥运延迟事件曝光?

食用奶粉中怎会有危险的化工原料,应当是本案最大的疑点。出事前企业有没有自检制度?再者,安监部门有没有日常监督?如果有,目前检出约700吨受污染的奶粉又是怎么获得“合格证”的?大陆学者认为食品安全卫生在中国是体制性问题,除了中小企业达企业总数近八成;以及食品药物监管体系职能重叠严重,造成“十几个部门管不了一桌菜”;还有一重要原因在于地方保护主义。三鹿集团为石家庄纳税大户,企业形象受损将危及税收乃至地方政府形象,目前,三鹿正在积极准备上市,但出现这样问题,势必会打乱公司的发展计划。可能因此出现“八月初查出后,当局下令回收全部可疑产品”的指示,但是在中央、地方与企业形象的考量下,使无辜的农村婴儿平白多喝了半年毒奶粉。

另一方面,不法奶农投毒,是三鹿的说法,到底属不属实,还需要司法部门鉴定。三鹿集团以“污染”来暗示该事件是一场“意外”,但是在召回声明中所涉及的数量却成为“反证”,即多达700吨,约175万袋问题奶粉,岂是“污染”一词所能解释的?这让外界产生一种质疑:奶粉生产企业采购三聚氰胺,究竟是不是某种“行业潜规则”?或者说,除了三鹿集团之外,还有其他奶粉企业在利用三聚氰胺“提高”蛋白质含量?大陆社会在经历“苏丹红”、“空壳奶粉”等事件的洗礼,“行业潜规则”也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对象。

自2007年2月中国药监局长郑筱萸一家四口涉嫌收受好处买卖药品批文,动摇“国药准字”的公信力。此次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无疑再次冲击大陆的品质认证体系,使民众对“国家免检产品”这块金字招牌产生信任危机。未来相关消费预警能否及时发布?国家质检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监管作用如何体现?奥运期间京津冀的大安保体系为何无法察觉?还是中央担心影响中国对外形象而延迟42天?这也让人警觉奥运前的社会管制,可能在奥运后产生连锁效应。

(本文由中央广播电台《台湾观点》节目提供,节目首播时间为周一至周五22时55分,网址为:http://www.rti.com.tw/)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粤卫生厅副厅长:国人吃多年三聚氰胺
中国人吃了多少毒食品 成人奶粉也含三聚氰胺
张铁鹰:央视,你不能这样做广告
毒奶粉受害家长呼吁当局合理补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