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权日专题(上)

耿豫仙:世界人权日 世界同步走

耿豫仙

人气 2

【大纪元12月11日讯】编者的话:人权与民主早已成为世界普世价值,然而全球仍有少数地区,人权不仅得不到保护,尚且被践踏甚至受到严重侵犯。2009年12月10日是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的61周年纪念日。值此时刻,本报特别制作世界人权专题,祝愿2010年的世界人权状况,能够有相当程度的改善,是幸!是愿!

1948年12月10日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并定每年的12月10日为国际人权日。人权保障,在欧美已成为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处处尊重彼此的态度化为生活。台湾国际特赦组织秘书长王兴中说,台湾及亚洲第三世界的国家,对于人权教育的缺乏是共同的问题。

科技带来的人权侵害

人除了集会、言论、宗教等基本人权自由,也随着时代演进,近期科技发展造成人权的伤害,发展出新的人权保护议题。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生活的舒适的同时,也不得不为这些文明所带来侵权的困扰,如监视器、各式晶片透露个人资料风险等科技灾难付出代价。

造成人权侵犯的因素还有很多,政治、经济、文化、甚至传统的习俗。一般认为实践人权上会有困难的两个因素是:国家不够民主或经济状况差。王兴中说,民主国家的人权也不见得好,就如美国的死刑,除中国以外,死刑犯占很大比例。

台湾国际法学会秘书长廖福特说:“台湾并非国家不够民主或经济状况差这两类型态,在实践人权是没有任何困难,只在于要不要做。”

立法保障人权?

以立法保障人权是基本问题,但会不会实践是更大的问题。廖福特说,有时立法,反而行成更严重的伤害,例如莫拉克灾后重建,表面是立了法,希望为人民好,却可能为原住民带来我们没有注意到,很大的伤害“迁村”,失去文化的根基,失去了过去传统文化共同体,甚至可能是灭族。

学法律不懂人权,也别指望公务人员,教育界。王兴中说,台湾及亚洲第三世界的国家,对于人权教育的缺乏是共同的问题。从小学到大学的人权教育内容,课程、教材、教师不足,甚至大学的法律系也没有论及人权公约的内容。

尊重国际人权体制

最重要的是,国家必须尊重国际人权体制,特别国际人权公约。这些人权公约赋予国家应尽的义务包括:尊重及不得侵犯人民的权利,同时国家也必须保障人民不受他人、团体或企业侵害,甚至编列预算,拟定政策、促进这些权利。

台湾今年三读过联合国两国际人权公约“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施行法,于10日国际人权日将与世界接轨。

未来十年人权重点

2000年联合国将全球普遍存在的贫穷问题做为严重的人权挑战,订了最高的目标“消灭贫穷”。2009年全球金融风暴后,各国国内的贫富差距又再逐渐拉大,显然联合国千禧年的目标,落实的结果有限。王兴中在国际人权日前夕表示,国际特赦组织未来几年的工作目标,将会以贫穷问题,为国际重要的议题。

而民间司法改革执行长林峰正表示,环境权是今、明两年,甚至未来十年的方向。@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北京维权人士发起人权集会
世界人权日前 乔高伦敦举办报告会
顾主权  顾饭碗 台联反对国共密商
记取民主历程美丽岛事件30周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