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牧:一张抗旱图可能传达的信息

赵牧

标签:

【大纪元2月13日讯】这是新闻报导河南抗旱新闻的一个情景。新闻报导选择的配图,可能传达了哪些信息?猜想一下:

1、作秀?

2、这里极其偏辟,而且任何现代化的技术(如电、水泵)以及传统的水利设施一概不存在,落后到极点;

3、行政惯性——抗旱救涝,凡事都习惯动用军队武警,而事实上他们在专业以外,并无相应设备和技能;

4、灾情得确极其严重,必须全国动员,有力出力……

总之,几千万亩农作物,抗旱的主要方式若有如画面,这个抗旱的效果如何也是可以相见的。
新闻http://news.163.com/09/0207/16/51IIO4EJ0001124J.html
看农民自己怎么说!http://news.cctv.com/society/20090207/100469.shtml

抗旱成本高农民不情愿

目前,河南各级财政对抗旱的投入只占小头。

侯红军告诉记者,他家七亩地,即便是每亩七八百斤的较好收成,也赚不了多少钱。

“浇灌一亩地一次光电费就要五十块,每亩地最少也得浇两次,加上其他成本,每亩地也要200多块,这还不算劳力。

而一亩麦子顶多卖四百多元,很不划算。”

记者在槐树洼村调查了近30名村民,其中半数以上的村民都不打算再挑水浇地,而是选择“听天由命”。

网友陈词:
我老家在商丘,在坐火车回商丘的路上,我看到两侧麦田一片枯黄。可是在地里浇麦的农民却几乎没有。经电话询问老家的朋友,他们说情况就是这样,农民浇麦的占极少数。我说看《商丘日报》的报道各级政府正组织抗旱,农民也正在浇地。他们说,那是政府作秀,个别地方浇麦,他们拍了照上报纸、电视。

在家期间,我走了几个县,发现夏邑县、民权县、宁陵县等都是这个样子。不要说干部了,麦田里连个农民也很少见到。我询问了部分农民,他们的回答让人心情沉重:

一、没有水利设施,无水源;

二、农民自己购置的浇水设备由于几年没用已经损坏,自己在田间打的对口抽井也不出水了;

三、种粮食不赚钱,何况新年期间,懒得去管。就是一年绝收也饿不着;

四、或许老天爷快下雨了,还是等吧;

五、地都没人种了,没本事的外出打工一年挣一两万块,有本事的到城市开假烟假酒店,少的挣10万20万,多的挣百万,地里能有什么?一年累死累活就那几千元,遇到灾害还要赔钱;

六、浇地的都是没本事的,人家看不起。

有几位老大爷的话颇耐人寻味:农民不种地还叫农民?如今人的看法都变了,别管用啥法,违法犯罪,就是卖,只要有钱人就看得起你,没钱你再有本事,狗屁不是。

──转自《议报》(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组图:模拟唐家山堰塞湖溃坝后果
冉云飞:我们不是来添乱的
冉云飞:从公正对待杨佳开始
河南抗旱 浮现诸多问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