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育达人-郭道仁

font print 人气: 6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曾依璇台北22日电)“在东南亚国家潜水是鱼群围着人,在台湾是人群围着鱼,”全力投入海洋普查的郭道仁这样形容台湾的海域。他以行动表明要为台湾的海洋保育尽一份心力。

这几年,台湾海域数度发生货轮搁浅漏油事件,严重破坏珊瑚礁等海洋生态,却往往因为没有实际的资料证明海洋遭到污染,以致求偿困难,也无法确知遭污染的程度。

郭道仁说,如果台湾要脱离阿玛斯号货轮漏油事件求偿无门的悲情,更要建构台湾海洋生态教育的根基,海洋普查虽然挑战高、危险大,“但我觉得还是要做。”

2001年,希腊籍货轮阿玛斯号在垦丁国家公园龙坑生态保护区漏油,对台湾南部海洋生态造成浩劫,新闻热潮过后,行政院环境保护署提起跨国求偿官司,最后却因掌握资料不足,和解收场。

“做了海洋普查就有data(资料),就可以据理力争”,海洋调查员郭道仁点出问题核心。

已有30年潜水经历的郭道仁痛心地说,“阿玛斯号沈了,整个南部海域污染,人家并没有赔我们钱,我们并没有胜诉,海洋调查当然重要。”

他心里非常急切,“台湾从来没有把附近海域有系统地做过海洋普查”;他指的是针对海洋生态有系统地建档,如此当台湾海域受油轮污染时,才有基本数字及产值可以换算成经济指数,据以提出赔偿告诉。当然,这对国人的海洋生态教育也有帮助。

郭道仁拥有一身小麦色的皮肤,2年多前才停止潜水教练的工作。怀着对水下世界的热爱及台湾海洋普查的热心,他常年在台湾各海域“跳海”,专职在台湾尚属冷门的环境调查员,搜集台湾海域各种资料。

他说,海洋普查就像到森林看树种,是观察纪录珊瑚礁分布、种类及健康程度,和无脊椎甲壳类动物、鱼类等环境指标的工作。但因人力及经费不足,台湾海洋调查目前仅限于几个重点区域陆陆续续地做,详细且全面的海洋基本资料仍付之阙如。

海洋调查难度高,要注意气候、潮汐、台风、水的浊度,也需要船只配合,调查员也须认识环境,郭道仁说,“这工作挑战性高,但我觉得还是要做。”

台湾四面环海,但是每当他潜到水里时,心里常想,“我们的鱼怎么那么少”,他苦笑着打比方,“在东南亚国家潜水是鱼群围着人,在台湾是人群围着鱼。”

郭道仁回忆,30年前鼻头角港口一带,人跳下海,鱼群一眼望去没有尽头,碰到人就分成两群,再在身后合起来,“现在这种景象都看不到了”,原因就在很多地方实行拖网和灯火渔法,伤害了环境和生物。

从事海洋调查之余,郭道仁也在海洋保育的路上,扮演另一项角色。

“软丝”是乌贼的一种,每年4到9月东北季风停止时,回游到台湾东北角一带珊瑚礁缝隙中产卵。但海洋环境遭破坏后,软丝一度只能在废弃的破渔网、绳索或垃圾上产卵,孵化率低。

郭道仁在马来西亚潜水时,看到当地居民用椰叶及棕榈叶做天然鱼礁,发展生态观光,他动念开始替软丝建造会自然腐烂的竹制产房,由他指导的海洋志工们甚至连捆竹子的绳索都回收,既不对环境造成负担,又可复育海洋生物。

今年,软丝复育工作已经迈入第12年,郭道仁说,他仍会继续做下去,“如果台湾海洋保育没有达到至少我认可的水准,我会一直到有人接棒,民间团体出来做,范围够大,才会考虑停下来。”

这过程里不是完全没有波折,譬如政府渔政单位认为竹丛也是人工鱼礁,须经评估及许可,曾以“投掷废弃物”为由准备开罚,并要求郭道仁申请核准。他说,官方的冷漠其实很正常,真正的挫折来自一般人的不了解。

在和地方沟通的过程中,许多人不解捕鱼和保育的关系,也有些人自我防卫,担心保育工作将影响生计,“当你跑在最前面时,很难跟还在起跑线的人说:跑慢一点,会跌倒。他不会听的。”他说,“愈了解环境和人的关系,就愈有‘人的挣扎’”。

郭道仁的工作有时难免顾人怨,但他坚持,“人因为可以选择而伟大,人可以用聪明智慧去选择出一条和海洋、自然共生的路。一条可以让自己更有理由存在的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