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运比赛场馆介绍(一)主场馆

人气 112
标签:

【大纪元7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高小虔整理)2009年高雄世运主场馆为日籍世界级建筑大师伊东丰雄所设计,是全台第一座获得国际田径总会(IAAF)一级认证,并符合国际足球总会(FIFA)规范的运动场,更是世界唯一采用太阳能光电板的运动场馆,也是全世界第一座绿建筑体育场。全台票选命名为“龙腾”,英文则有long-term之谐音,意义在于赛后主场馆永续发展的精神。世运开幕、闭幕活动,还有七人制橄榄球和飞盘都会在这里进行竞技。

世运主场馆基地面积18.9公顷,地下两层,地上三层,有四万个固定座位,并有一万五千个临时席次可扩充,容纳量全台第一。此外,不同于传统体育场馆的圆弧型设计概念,改用朝前开放的前卫设计,是全球第一座开口型的“开放式场馆”。它的开口面向西南方,正可迎接舒适的夏季季风,让内部有低速又舒适的气流,可减少空调的需求。

外观为“螺旋连续体”,设计采主体的螺旋状钢骨,造型灵感来自生命的起源DNA,有人说它蜿蜒的造型,看起来就像是一条飞跃的龙。内部设计上,出入口动线方便,全场人员仅须8分钟之内即可完成疏散。观众座椅呈现29度,是人体最舒服的角度。绿色座椅代表环保大地,淡蓝色及深蓝色则代表不同深度的海洋。阶梯间的垂角呈现小斜面,是便于清扫。

值得一提的是世运主场馆的兴建,扬弃了传统建材,场馆结构全部使用再生及100%可回收再利用建材,且所有原料皆为台湾制造。而超过9千片的太阳能板,不但可达到70%的遮光效果,还能产生每年110万度的发电力。除了供场馆比赛期间照明、冷气等电力使用,非赛事期间还可向台电出售多余电力,是台湾太阳能光电运用的超大案例。高雄市对这项工程格外感到自豪,目前它是台湾唯一全数九项绿建筑指标的运动场,堪称集合台湾绿能、再生等高科技于一身,且仅耗时2年就兴建完成,还创下施工期间零工安的纪录。

世运主场馆另一理念是能兼作“都市公园”,主馆场外辅以周围广达12公顷腹地作为绿色景观公园围绕,展现有水、有绿意的亚热带风情,公共艺术则遍布周边,让这里不仅是个国家级的运动园区,也是一个兼具休闲养生的都市公园,今后更将成为高雄市民骄傲的新地标。


观众座椅呈现29度,是人体最舒服的角度。(图片由2009世界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基金会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世运场馆空气品质 复测后全过关
世运比赛场馆介绍(二)高雄市立美术馆与湿地公园
巴西德国浮士德球争冠  中华抢第五
世运拔河女子组旗开得胜摘金成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