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寒:阿基诺夫人 柔性的力量

楚寒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8月21日讯】夏夜里的睡莲未开,那位总是穿着一袭黄色衣裙的夫人走了。当地时间8月1日凌晨,菲律宾前总统柯拉松‧阿基诺(1986-1992年在位)因患结肠癌在马尼拉医院病逝,享年76岁。两天后,成千上万的菲律宾民众走上街头,夹道目送载着阿基诺夫人的灵车缓缓驶过,她将长眠于26年前早已身故的丈夫阿基诺的墓旁,许多菲律宾人在树上绑上黄丝带表示哀悼,不计其数的黄色纸屑从住宅楼、高层建筑和立交桥上如雨点般飘然落下。

阿基诺夫人之所以受到菲律宾的举国尊敬,是因为二十多年前她曾率领菲律宾的上百万民众,成功主导了一场不流血的“人民力量革命”,和平推翻了独裁者马科斯长达20年的铁腕统治,恢复了菲律宾的民主政体。从此,这位爱穿黄衣的女性被视为菲律宾民主的象征,也成了亚洲民主化历史的潮流人物。从一个居家相夫教子的女人,因缘际会成了对抗威权政治的在野阵营核心人物,后又出任菲律宾乃至亚洲第一位女性国家元首,就任期间安然度过7场军事政变的风暴,并致力于改革。在其政治生涯中,阿基诺夫人以其特有的“宁静的勇气”和“柔性的力量”(1986年美国《时代杂志》年度风云女性评语),抚平了国家的创伤,守护了国家的民主。这是一个发生在西太平洋的千岛之国,以柔性力量追求民主的传奇故事。

自称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的阿基诺夫人,原先对政治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在她22岁时却嫁给了出身政治世家、终生投入政治和反对运动、时任镇长后当选为省长的贝尼尼奥‧阿基诺先生。后来夫婿阿基诺逐渐成为对抗马科斯独裁贪腐统治的菲律宾反对运动的领导者,并因此入狱。1980年,阿基诺夫妇被迫流亡美国纽约。

1983年8月,阿基诺自美返回菲律宾准备参加议会选举时,在马尼拉机场遭到枪击暗杀丧生,当时舆论普遍认为是总统马科斯唆使所为。此事引起菲律宾国内的群情激愤,阿基诺夫人被反对派政党一致推荐为反对派领袖,凝聚了不满马科斯专权的各种势力和人群。当然,反对政党之所以请出阿基诺夫人,是属意她的“阿基诺的遗孀”的特殊身份,以争取赢得人们的同情和拥戴。而阿基诺夫人也不讳言自己缺乏从政的经验,但她誓言在历史关头不会推卸对抗威权的道德责任,以鼓励菲律宾民众要求自由追求民主的勇气。阿基诺夫人凭借她罗马天主教会的信仰,斩钉截铁地大声争取民主,说出了那句载入史册的话:“我请求你们用不能被曲解而且明确的语言,告诉独裁者,让我们的人民自由!让菲律宾人民自由!”

阿基诺夫人的呐喊唤起了菲律宾民众追求民主的热情,唤起了民众抛弃怯懦、甩掉长年累月的无力感的决心。马科斯执政年代采取了一系列倒行逆施,比如取消总统任期只有两届的限制,宣布实施戒严,以国家安全为由逮捕拘禁异议人士等等,使得原本采行民主体制的菲律宾出现严重的政治倒退。可是阿基诺夫人不甘愿,她坚信自己的国家应该有一个比马科斯政府更好的未来,更相信菲律宾人民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靠独裁者的主导一切,追求民主,是为了保障每一个国民天赋的生命、自由、人性尊严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于是,阿基诺夫人自信满满地说:“如果在独裁与民主之间二取其一,选择民主的菲律宾人民肯定占绝大多数。”因为独裁是对民主的倒退,暴力和谎言的统治违背了人性。她进一步宣称,就算国家出现了马科斯这样的政治强人也无法将“民主”的普世价值理念消灭。她的丈夫阿基诺一生活出来的,正代表了菲律宾社会中涌动着的追求民主的思潮。

在国内外的一致批判之下,马科斯为重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决定提前一年于1986年2月举办大选。在竞选期间,阿基诺夫人向马科斯发出挑战:“要真正打败民主,除非你有本事找到比民主更好的理念。”选举结果公布,马科斯选票多于阿基诺夫人。但是由十九个国家组成的国际观察委员会、以及菲律宾的政府部门在计票过程中均发现此次选举有严重违规、作票和不当干预。

在马科斯自行宣布胜选的次日,各地阿基诺夫人的支持者涌入马尼拉,百万民众举行声势浩大的“人民胜利大游行”。在这场游行中,阿基诺夫人对民众说:“要用非暴力抗争争取正义,用和平的方式抵抗邪恶。”忠于马科斯的坦克部队开上街镇压,包括修女和学生在内的示威民众迎头堵截坦克车,手挽手筑起人墙。但随后在要求民主的舆论氛围下,军方将领一个接一个倒戈,马科斯专制政权宣告垮台。阿基诺夫人成为菲律宾新一届总统。

今天当我们重温历史,惊觉1986年发生在菲律宾的由阿基诺夫人带领下的“人民力量革命”,那真是人类争取自由的历史上少有的非暴力民众革命,更确切地说,应该叫“运动”,因为它没有“革”掉谁的“命”。要知道,那是在这个东南亚国家千疮百孔、民怨沸腾的社会背景之下发生的、有着数以百万人参加的、以更迭政权为目标的示威行动啊!它最终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埋葬独裁,迎来民主,实在是一场奇迹,更是菲律宾整个国家的幸运,而作为运动的领导者,阿基诺夫人可谓居功至伟。这场不流血的“人民力量革命”影响全球,成为1980年代的国际重要事件,菲律宾的经验,鼓舞了世界许多国家地区的非暴力运动,和各国人民对自由民主的向往,更是间接导致台湾解严进行民主转型,以及东欧共产政权的接连垮台。

虽然阿基诺夫人拥有极高声望,但政途不顺。在其总统任内,叛军与恐怖分子始终威胁着社会的安全,她先后面对七次军事政变,导致大量人员伤亡,政局的动荡,使得外来投资却步,经济难有起色,与此同时,地震、火山、飓风等天灾又接连不断,天灾人祸频繁发生。她推动的政治改革因触动既得利益集团而举步维艰,国内的政治和解不见曙光,她主导的以解决土地、收入分配不均为核心的经济改革又阻力重重,成效甚微,经济成长率低迷。概括起来可以说,她的政治经济改革均不甚成功,政绩乏善可陈。1992年因宪法限制她未能竞选连任,给她的继任政府留下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使这位昔日的“民主之母”头上的光环暗淡许多。

然而,尽管政绩有限,执政能力也为人诟病,加上时运不济,阿基诺夫人执政时代并没能造就一个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取得成就的菲律宾。但她的勤勉廉洁,她对民主宪政的守护坚持,却是连反对她的人也不能加以否认的。她在任内致力于经济复苏和民生问题的解决,从自家的大庄园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她推动制定新宪法,推进政改进程,任命独立的司法官员,鼓励言论自由。她还是公认的现代菲律宾最清廉的总统,与拥有三千双鞋子的前第一夫人伊梅尔达的奢侈腐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后来离开权力中心,她仍不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退任后她参与抵制拉莫斯总统修宪,成功劝说后者放弃连任,参加抗议弹劾贪腐丑闻缠身的埃斯特拉达总统,迫使他辞职受审。特别是在任内的7次军事政变之后,她一次次地宽恕叛乱者,以温和的姿态化解危局,发出以民族和解为核心的国内和平倡议。在临终前与女儿的最后一次谈话中,她表示已经原谅了堪为世仇的前总统马科斯一家。平心而论,这些品质在新兴民主国家的领导人当中,是难能可贵的。

如梭的岁月已匆匆,如今离阿基诺夫人那年发动的“人民力量革命”已经23个年头过去了。但在这二十多年来,菲律宾的民主仍然未能取得较大进展,历经西班牙和美国殖民统治的菲律宾,近几十年来成为庄园家族垄断和自由放任经济模式的混合体,菲律宾的民主政治、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准、法治程度、人权状况等诸多领域均进展缓慢,表现不佳。

在回顾当年“人民力量革命”的得失上,菲律宾学者罗加莫拉指出,这是一种“低民主密度”的症状,距离真正的民主还很远。罗加莫拉分析1986年马科斯政权垮台后的菲律宾政局得出结论,认为两个前殖民主都给菲律宾留下了很多后遗症,使它缺乏良好的土壤去发展自由民主。菲律宾的政党较为弱势,这使得政客凌驾于政党之上,宪法赋予总统太大的权力,有强大政治手腕的政客能有效施政(如拉莫斯),但因没有强大的政党支持往往事倍功半。政党不强无法满足菲律宾社会的强大需求,特别是贫穷者数以千万计,因此构成“民主的偏差”。殖民地时代留下的这种民主制度将草根阶层排除在外,让精英族群掌权,这种政制符合殖民地时代大庄园地主的利益,对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相当不利。事实也确乎如此,菲律宾的民主进程二十多年来一直在并不很高的层次上徘徊,整个国家民主的未来也依然模糊不清。虽然菲律宾的民主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民主的缺陷与昔日的专制独裁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民主的完善尚需要菲律宾人民持续不断的为之努力和争取,这也是阿基诺夫人晚年念兹在兹的心头夙愿。

阿基诺夫人,这位菲律宾的民主之母,本是一位家庭妇女,一位没有一点点从政经验的平凡女人。后人不必用职业政治家的标签来要求她,继而用此标准去衡量她执政期间的政绩。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这位从未萌生从政念头的贤慧妻子,被时势仓促推举到了前台,当她后来站在政治舞台中心的时候,确实她的演出并不精彩,她的政绩并不亮丽,但这掩盖不了她的光辉。毕竟当历史需要她站出来与独裁暴政对抗的时候,她没有回避,并且,她坚持了自己国家立国时宣告的民主理念。23年前,她在马尼拉街头的挺身一呼,像漆黑夜晚的天空中划过的一道闪电,给这个国家带来呈现新气象的希望的曙光。

遥想当年,面对独裁强人的强悍,阿基诺夫人没有论道经邦的高谈阔论,没有什么系统的、深邃的思想或者理论,而是发出了“还我民主”的卑微的朴素的、却是强而有力的声音。这声音源自每个人内心的基本人性需求。这是上个世纪末民主化浪潮中一次柔性的呐喊,一股柔性的力量,这一声呐喊,曾经并将继续感动着鼓舞着后来的人们去追求民主、守护民主。这一股柔性的力量与阿基诺先生不屈的身影、与菲律宾民众波澜壮阔的艰辛抗争、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对自由民主的向往一道,融入到了人类争取自由民主的煌煌篇章之中。

写于2009年8月6日,阿基诺夫人辞世后第五天

转载《中国人权双周刊》第6期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新纪元】杰克.伦敦生命中的两团火焰
焦点人物:阿基诺夫人  人民力量象征
哀悼阿基诺夫人病逝  菲律宾国丧10天
家族婉拒国葬 阿基诺夫人将葬在亡夫墓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