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名人
书法美食并称第一的“民国一完人”
谭延闿为民国初期的传奇人物,12岁就被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称为“非常之才”,一目十行的能力为人称道。他曾任国民政府主席、中华民国首任行政院长,还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民国第一大美食家。平步青云的他,最为后世称颂的,还是他的人格特质。
蒋介石过世后 整理其遗物时有惊人发现
1975年4月5日午夜,一代伟人蒋介石与世长辞,当时原本是晴朗的天空,却突然乌云密布,接着是轰轰的雷响,一阵倾盆大雨排山倒海而来。
在任何大型国际机场里,过往旅客都是神色匆匆忙着赶路,就算坐在登机门前的候机室里等待,人们也多半闭目养神或低头划手机。不过,去年12月8日,在美国纳许维尔机场里出现一幕感人画面,让过往旅客驻足停下脚步,一起感受这个温馨片刻。
古代诗人的修炼故事:王维
王维(公元700─761),字摩诘,盛唐大诗人、大画家兼音乐家。他的诗体物精微,状写传神,清新脱俗,艺术上极见功力,风格上独成一家。
【文史】天启神助 巴洛克音乐巨匠亨德尔
晚年,亨德尔在双目失明中继续创作,拖着病体参加义演。他悲天悯人,扶助贫弱。他把《弥赛亚》几乎所有的收入用于救济孤儿,他还被聘为伦敦最大的慈善机构的弃儿医院院长。1759年春,74岁的老人照例指挥了《弥赛亚》的演出,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倒下了。他得到了国葬礼遇,
帮夫人站地摊的清华校长
1948年12月,许多知识分子都面临了一个人生选择:是跟国民党走还是留在中共治下的北平?梅贻琦校长离开清华大校那天,在学校门口碰到了教授吴泽霖,吴教授问他是不是要走,梅贻琦说:“我一定要走,我的走是为了保护清华的基金,假使我不走,这个基金我就没有办法保护起来了。”
孙中山与诸葛亮 二人跨越千年时空的交会
经秘书统计,孙中山先生所留下的一切物资只有两千多本书,一栋有五个房间的住宅,以及一些未用完的日用品,那一栋住宅还是海外侨胞捐助兴建的,而这栋房子还曾为了革命事业被典当过三次,最后才被赎回,孙中山先生身后几乎一文不名,这件事当时震惊了中外的各界人士。
一诺千金 季札挂剑的故事
季札是春秋时期吴国第十九世君王最小的儿子。那时有首古歌谣叫“徐人歌”:“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唱的就是封地在延陵的季札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将自己的宝剑送给了亡故的徐国君主。
改写科学史的梦(下) 数学天才与神经学之父
梦对许多人来说充满神秘,有些人在梦中游历天堂、地狱,有些人通过梦预知未来。除此之外,梦还能带给人们灵感,进而改变世界。今天人们所学的许多科学知识,其实都归功于梦的启发。改写科学史的梦(下),为大家介绍两位数学家、神经学之父,还有一个关于鱼化石的梦。
改写科学史的梦(上) 从少年爱因斯坦说起
梦对许多人来说充满神秘,有些人在梦中游历天堂、地狱,有些人通过梦预知未来。除此之外,梦还能带给人们灵感,进而改变世界。今天人们所学的许多科学知识,其实都归功于梦的启发。这里为大家介绍七位受梦启发的科学家。
香港首富李嘉诚,一向以生活简朴著称。过去几十年来,他一直戴着一款50美元的手表。直到近几年才升级为西铁城(星辰)表,价值大约500美元。有报导指出,李嘉诚的星辰表,价格不及采访记者手表的30分之一。
孙中山先生革命成功后 如何面对想当官的亲人?
中华民国的创建者孙中山先生,他当了大总统之后,依现今世人的观念,他大可安排亲人们得到相当的财富及地位,然而面对亲人们,他却做了这样的回应......
石雕纪录乡土人文 郑文裕创作展现生命力
2019年开春之际,石雕艺术家郑文裕以“守护”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连展10天,许多前来观展民众感受到作品散发出的温暖,这是他践行创作理念后获得的共鸣。
不忧屈辱 不忧困厄 艰险中孔子泰然自若
昔日,周文王被囚于羡里,,囚禁期间推演出《周易》;屈原被放逐,写出了千古名篇《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著作《国语》;孙子遭受膑刑,论著《兵法》;孔子周游列国,屡遭险厄,而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
【成语故事】一将无能 累死三军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句话出自《左氏春秋》,这里的“将”指的是战国时代那位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军元帅赵括。当时赵王因为中了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结果断送了赵军四十万将士的性命,让赵国元气大伤。
蒋介石的饮食习惯 让新到职的厨师自动请辞
中国近代知名的领导者蒋介石先生,他的生活就以简朴及自律著称,他常说:我现在虽然作了全国最高的统帅,但除了定例统帅应有的服装仪节之外,我个人一切生活、行动、思想、精神,完全就是一个士兵!
陈文福水彩画特展 传达台湾文化生命力
走入陈文福的绘画世界,犹如跌入时光隧道一般,失落已久的记忆在光音交错的律动中寻回,心灵也在历史的影像中沉淀。
与巴顿将军齐名的麦克阿瑟将军,他在国会发表的演说《老兵不死》(Old Soldiers Never Die)不只让在场的国会议员不分党派的给予如雷的掌声,而许多在收音机面前的听众们更是感到落泪盈眶。
【文史】海顿老爹
相对于贝多芬戏剧般的磅礡气势和莫扎特灵动隽妙的天使欢笑,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之一的海顿要平淡得多。但是风霜雪雨、时光飞逝,也许在中年的某一天,海顿的旋律会扣你心弦。一如陈年老酒越久越淳,一如你为人父母后再看双亲,才能体会出平和中的自然淳厚,淡然里的从容睿智。
“我也算半个中国人!”陈纳德的未尽之路
“我虽然是美国人,但我和中国发生了如此密切的关系,大家共患难,同生死,所以我也算是半个中国人。”──《陈纳德将军与中国》
1890年巴塞隆纳秋天的一天下午,13岁的大提琴高材生卡萨尔斯与父亲在港口附近的旧书店闲逛,无意间看到一本老旧、破烂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乐谱。他从来没有听过这个作品,但是一见倾心……
步入中年的时候,巴赫成为科滕王子的宫廷乐师,这是欧洲当时音乐家在世间的最高位置了,这段时期也是巴赫世俗曲目创作的顶峰……
巴赫的六阕《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堪称史无前例,独步寰宇。但在巴赫有生之年并未受到重视。三百年后的今天,却是所有大提琴家演奏里程上的试金石、圣母峰!
韩战时期麦克阿瑟将军运用《孙子兵法》第七篇“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方针发动仁川登陆战击溃北韩金日成的军队,兵近鸭绿江。若当时美国继续坚持麦克阿瑟的战略,今日北韩问题将解决,金正恩的威胁早就不存在了。
为永远而画:记法国田园画大师米勒(下)
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在饥馑贫困、病痛折磨和不被认同的辛酸中,米勒竟画出了旷世杰作《晚祷》。远处教堂的钟声传来,一对年轻的农家夫妇在田野里站起来祈祷,感谢上苍赐给他们食物,保佑他们平安地度过了一天。挖出的马铃薯放在篮子和小推车上的麻袋里。农夫脱帽,少妇合十,完全沉浸在祷告中,那么虔诚静穆,那么纯朴祥和……
为永远而画:记法国田园画大师米勒(上)
1837年1月,在法国诺曼底的偏远小村庄,一个小伙子在乡间小路上飞奔,还没进家门就高喊:“奶奶,我拿到奖学金!要去巴黎了!”“哦,弗朗索瓦,感谢上帝!”老祖母拥抱着孙子,亲了又亲。母亲在儿子怀里落泪:“终于能到巴黎美术学院了,要是你爸爸活到今天,该多高兴啊!”
您知道20美元纸币正面肖像人物是谁吗?他就是美国第七任、第一位出身贫困家庭的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又译:杰克森)(Andrew Jackson)。他最被人称道的有两件事:1815年率民兵击退英正规军的新奥尔良战役和否决美国第二银行延期 ,消除国家债务。
珍珠的承诺 钢琴诗人萧邦带给人间的礼物
萧邦是19世纪传奇的浪漫派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他一生只专注于钢琴曲的创作,为钢琴曲注入了新的生命。他谱写的序曲、练习曲、圆舞曲,以及表现故乡特色的波兰舞曲,皆真情流漏,永远存在人们心中。他也被称为“钢琴诗人”。
破除录音迷思 俄罗斯钢琴家发现乐谱的魅力
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但对在俄罗斯长大的钢琴家阿希雅‧科利帕诺瓦(Asiya Korepanova)来说,却另有一番体悟。一天,她翻开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赫然发现乐谱展现给她的是她从来不曾“听”过的。如果按照乐谱弹奏,就会有一些细节跟许多人在舞台上演奏的不同。
巴顿将军生命中的最后一年
1945年3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年的欧洲战场,德军全线撤退,美国陆军上将乔治‧巴顿指挥的第三军团已跨越莱因河,这时距离纳粹德国败亡的日子已近。在此巴顿将军休了几天假,抽空去了意大利的古城柴尔,漫步在林间小道回忆过往,远思长想。在二千年前的英雄凯撒大帝远征高卢(现今的法国)将神传的古希腊文明带入欧洲各地,打下了西方的文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