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大王」曝離奇身亡 再掀檳榔危害論

人氣 26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2月15日訊】兩年前死亡的湖南「檳榔大王」王繼業最近被曝死於妻子謀奪巨額財產,再次引起外界對這個年產值50億元、備受爭議的檳榔產業的關注。曾有消費者上告食用檳榔後發現口腔潰瘍等症狀,但遭敗訴。有專家說,大量食用檳榔有導致口腔癌、食道癌的危險,30年來,口腔癌患者數量攀昇,檳榔的危害已經很明顯。當務之急需要規範化生產。目前,胖哥檳榔董事長的死因正在調查。

檳榔大王離奇身亡

據新華網14日報導,2010年11月11日,一名女子接連3天在網上發帖,引起轟動,帖子直指兩年前病逝的湖南知名品牌、檳榔產業界的「老大」胖哥檳榔創始人王繼業死於妻子謀奪巨額財產的陰謀。

發帖人是已故「胖哥檳榔」董事長王繼業的母親和二姐。王繼業的二姐王鐿霖表示,她是受母親的委託在網上發帖。王繼業的母親譚喜珍也不否認,「我兒子死得冤,請相關部門主持正義,還我們一個公道。」

根據公開信息及王繼業的死亡證明顯示,王於2008年7月12日在上海病逝。然而,王繼業的母親、姐姐均指出,王繼業實際死亡時間為2008年5月13日,死亡證明是偽造。她們認為,「我知道他(王繼業)實際死亡時間是2008年5月13日,這份死亡證明是假的,行政章都不一樣。」

王鐿霖認為,弟媳殷素雲正是利用這個時間差,對胖哥檳榔公司的股權進行了虛假變更。一份胖哥檳榔公司的股權變更書顯示的日期為2008年6月12日,在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上還有王繼業的簽名。

如果如王鐿霖所說,王繼業早在5月13日就已經死亡,那麼這個簽名明顯屬於偽造,股權變更可能存在嚴重問題。

股權在死亡後變更

2008年6月12日,胖哥檳榔公司分別進行股權變更、股東變更以及申請了公司變更登記,王繼業的妻子殷素雲得到該公司的全部股權。

因此,王繼業的實際死亡時間,成為關鍵。 如果這份死亡證明存在虛假問題,一旦證實為造假,那麼按照法律規定,那份在王繼業死後簽署的股權變更協議應當視為無效。

根據胖哥檳榔公司的說法,代替王繼業簽字的是王繼業的大姐,而這也是按照王繼業遺囑所處理的。湘潭市第二公證處有一份王繼業在2008年4月1日所留下的遺囑,其中第二條約定其妻殷素雲如果不改嫁,就能夠繼承遺留下的80%的股份。

11月17日,殷素雲現身長沙喜來登大酒店召開新聞發佈會,回應婆家人指責她「預謀故意殺害丈夫」、「遺產被侵吞」等諸多質疑。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段俊峰表示,王繼業的實際死亡時間的確是2008年5月13日,但因為當時欠了銀行幾千萬,由於檳榔行業惡性競爭嚴重,王總特意安排故意將死亡時間推後公佈。讓整個事件陷入謎局。

50億產值的利益鏈

胖哥檳榔董事長的「離奇」死亡,讓湖南這個年產值約50個億的檳榔行業,重新躍入公眾視野。

檳榔業的發展,成為全國食品行業的一個神話。潮濕陰冷的湖南冬日,那些勁大醉人的檳榔,咀嚼幾下便會讓人臉發紅、直冒熱汗,有一種微醺的暢快,這正是吃檳榔上癮的原因。

湘潭的檳榔產業發展迅速,由過去的以手工作坊為主,逐漸被新型的現代化工業企業取代,出現了以「胖哥」、「小龍王」、「口味王」、「皇爺」、「七妹」、「賓之郎」等為代表的7家大型現代化企業。

幾年時間,除湖南胖哥、七妹、小龍王、賓之郎、皇爺、友文、口味王等7大企業為代表的一批檳榔龍頭企業不斷壯大外,以五子醉、金鯊王等為代表的中型骨幹企業也迅猛發展,而且湖南檳榔品牌正不斷向外擴張,目前已將網絡鋪展至全國20多個省市,在部份地區,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統計數據表明,以海南檳榔為原料的湖南檳榔產業年工業產值已經達到了50億元,海南檳榔目前每年產值是16億元。檳榔產業的迅猛發展還帶動了包裝業、運輸物流業等關聯產業的發展。

成分添加過量就會出問題?

檳榔口感好壞「一分在果子,九分靠做功」。檳榔醉不醉人、有沒有「勁道」,能不能讓人上癮,主要決定於加工檳榔時所採用的方法和配料。

一位要求匿名的檳榔商稱,在檳榔製作中,添加的石灰的用量非常有講究,加石灰是為了保證產品「遊離鹼度」不超標。否則,會因為產品鹼性過大,導致食用者口腔黏膜破損,出現口腔黏膜潰瘍等病變。此外,滷水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也很有講究。

湘潭市一名檳榔原料供貨商說,不僅僅是原果質量,現在檳榔裡面的成分越來越多,甚至達到了幾十種,有些原料原本無害無毒,一些廠家為了圖便宜,採購低價、偽劣的原料,導致無毒的產品變得有害。這名原料供貨商稱,產品適量添加一些製作成分,不會有問題,但是成分添加過量就會出問題。

「即便是檳榔產業做得再強大,也無法成就一家上市公司,」一位檳榔業內人士說,原因就在於這些企業多年來一直飽受質疑,同時企業間爭鬥、「互掐」現象激烈。

檳榔背後的硝煙

湖南一所大學2001級研究生林堅與「胖哥」對簿公堂。林堅在起訴書中稱,自1998年,他開始食用「胖哥」檳榔,2005年後,平均每天消費「胖哥」檳榔2包。後發現,經常出現口腔潰瘍、牙齦出血、牙周腫痛等症狀,林堅通過查詢資料並諮詢專家後認識到,大量食用檳榔有導致口腔癌、食道癌的危險。

另外一起檳榔消費者起訴檳榔廠家案,是株洲攸縣消費者周斌,他稱,自己因嚼食了一顆2009年4月17日生產的「胖哥」糊塗味檳榔幾分鐘後,出現了心煩、嘔吐、全身乏力等症狀,危急之下,攸縣中醫院一度下達了病危通知書。醫院最後確診為食物中毒,而周斌自稱是僅吃了顆「胖哥」檳榔。

「我可以保證那位周姓消費者的嘔吐、乏力現象與食用胖哥檳榔無關。」湖南胖哥食品有限公司一名負責人表示,「胖哥」公司一直以來視質量為生命。

不久,廣東省深圳市中級法院終審判決,上訴人林堅未舉證證明其患有口腔潰瘍、牙周腫痛等疾病與其長期食用的「胖哥」檳榔有直接因果關係,駁回上訴。而攸縣周斌「食物中毒」事件在媒體介入後略顯幸運,「胖哥」檳榔向周支付1500元「精神慰問金」,周斌最終接受了「胖哥」檳榔的調解。

事後,消費者林堅稱,「起訴『胖哥』並不是為了那幾萬元錢的賠款,只是希望檳榔能夠像煙草一樣在包裝上印上嚼檳榔有害健康。」

檳榔是否有害?爭議不斷

「我們應當告知他們,檳榔這個東西不要多吃。」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口腔科主任翦新春教授12月6日說,「我覺得檳榔不但要像香煙一樣不能做廣告,而且應當廣而告之有害。就像吸煙一樣,在包裝上打出『有害健康』的標語,讓大家知道。」

2010年12月3日,台灣媒體報導,依據台灣「衛生研究院」的研究顯示,民眾口腔癌發生個案中,可歸因於嚼檳榔的百分比為38%、歸因於吸煙為 31%。並呼籲為預防口腔癌的發生,民眾應戒檳榔、戒煙。此外,有嚼檳榔者應定期接受口腔癌篩檢。檳榔渣引起的公共衛生問題,也讓一些管理部門感到煩心。

翦新春分析,嚼檳榔引起癌症,在台灣地區和印度已經成為共識,印度在30%左右,台灣在13%左右,大陸現在還沒有統計,估計是5%左右。他說,病例不僅僅出現在湖南,他還接診過來自江蘇蘇州的病例。翦新春與多位專家提出:包裝上應標明「檳榔有害口腔健康」等字樣。

但據《參考消息》刊文,世界衛生組織專家估計,湘潭80%的居民都嚼檳榔。很多人從10歲左右就開始嚼檳榔了,孩子們效仿父母也染上了這種習慣。而父母們認為,檳榔對身體大有好處。

現年83歲高齡、一直研究口腔癌病變的湘雅醫院口腔科權威專家劉蜀藩表示,30年來,口腔癌患者數量攀昇,他曾經深入研究過檳榔這個產品,現在如果嚼食檳榔,吸煙喝酒同時具備的人,口腔癌的患病率最高,檳榔的危害已經很明顯了。

目前檳榔市場從湘潭走向湖南各地,並向珠江三角洲拓展。湖南檳榔的市場已延伸到海南、廣東、江西、河北、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

就在檳榔產業面臨規範化轉型的關口,胖哥檳榔董事長的死因目前已展開調查。

相關新聞
台籲戒檳榔 國健局徵海報設計
賣檳榔轉行房仲  單親媽拚冠軍
中國八成中藥材全面「飄紅」的背後
80農婦 成功培育「雞蛋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