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屁股 應有固定形式

沙莉
font print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在NurtureShock,蘭斯福德和道奇教授進行了一些國際範圍的跨民族研究。他們的研究表明,如果在某個文化裡,人們普遍認為孩子犯錯後被打屁股是正常的,那麼,偶爾打孩子幾次,並不會傷害孩子。他們解釋說,在打屁股行為普遍的文化或社區,家長打孩子屁股時不會那麼激動,偶爾大發脾氣的打屁股,可能比經常性打屁股更糟糕。

美國岡諾博士每3年對2,600人個和他們正值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採訪。一組是上小學前被打過屁股,另一組最後被打屁股的時間是在7~11歲。對比那些從未被打屁股的,他們在壞行為上稍微嚴重一些,在好的行為方面上則更好一點。

數據顯示,人們對青少年的期待,包括學銜、志願的工作、上大學願望、對未來的希望,和對他們長大後有能力謀生的信心。研究也顯示,責打可能會導致成年後的壞結果,包括反社會行為、早期性行為、身體暴力行為和抑鬱症等。

她所研究出的結果令人震驚。比如:在幾乎每一項檢測上,2~6歲時被打過屁股的青少年,比那些從來沒有被打過屁股的青少年做得更好。岡諾疑惑,養育方式為何造成這些結果,從未被打過屁股的少年爲何表現比預期差?

從這個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經常打屁股不是問題,問題是要有固定形式的紀律。◇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孩子面前稱讚現在學校的導師或補習班老師,孩子就會進步。光是讓孩子覺得「被這位老師教到一定會進步」,他的成績就會改善。
  • 遺傳學家稱,神童可以出自任何家庭,而知識份子和富有創新精神的家庭出神童的概率更大。教育專家們認為,只有當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及學校老師等教育者能儘早地發現孩子身上的特長,並能施以有針對性的特別教育,充分培養和發揮孩子的先天優勢,鼓勵引導他們積極進取,孩子的天賦才不會被埋沒。
  • 小孩自呱呱墜地後,認識這個新的世界最快的方法就是問「為什麼?」這已成了小孩每天說最多的話。常有父母親不堪其擾而回應小孩:「不為什麼!」科學家表示,小孩常常會問「為什麼?」並不是為了要惹惱父母親,他們只是想要獲得正確答案。
  • 這麼說可能有些突然,不過,「父母的笑臉能讓孩子成績進步」的確是不爭的事實。其實,孩子們一直都在仔細觀察父母的表情。
  • 孩子完全不想唸書的案例中,有很多孩子感覺到「沒有人了解我」、「我很孤獨」。輟學生當中,很多也是因為對考試戰爭產生疲乏的緣故。孩子有煩惱的時候,很多案例在初期會釋出訊息,想跟父母溝通商量。
  • 為了養成孩子良好習慣,一定要有一種可以持續和重複的制度,同時要保持著自覺。
  • 父母若是只把「報酬」限定於金錢或物品,將對孩子不益。
  • 只要父母對孩子的印象改變,孩子常常就會不斷進步。父母單方面認為「我的小孩就是這樣」時,孩子會無意識做出配合父母想法的行為。
  • 和孩子的信賴關係,可說是做任何事的基礎。信賴指的是「相信」和「依賴」。若是父母和孩子溝通,受到孩子信任,孩子就會一直進步。
  • 好好規劃假期,可以讓孩子學到不少東西,寒假可以過得很充實;任憑孩子打電動、看電視、看漫畫,寒假一眨眼就過去了。那麼,該如何幫孩子計畫寒假生活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