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五千年—古代音樂(三)

人氣 228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0月10日訊】人類的歷史,是人類文明的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文明是以朝代更迭來創新和延續的。即所謂:「一朝君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飾。」。《華夏文明五千年》這個欄目,從獨特的視角介紹、展現中國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同時試圖在現代的社會條件下、結合現代人的心理和思維的特點延續我們的傳統,希望通過個欄目有助於架起一座跨時空的橋樑,在傳統和現代人的心靈之間促進溝通。下載收聽

主持人:你上次談到了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個傳奇,就是《韶》樂,是上古時期帝舜時代的音樂。而且你特別提到了「八音」,就是八種材料所製作的樂器。像《韶》樂都是包括了這八音在內的宏大的交響樂,而且孔子聽了《韶》樂以後是「三月不知肉味」。能不能再詳細介紹一下上古時代的音樂傳奇。

文昭:說上古時期的華夏文明存在著宏大的交響樂,這是一個推測。因為畢竟沒有曲譜傳下來。孔子是在齊國聽聞《韶》樂,但《齊韶》是不是帝舜時的《韶》就不得而知了;流傳到漢代改名為《文始》;南朝時又改名為《大觀》。歷經唐宋,就再沒有看到《韶》樂被使用或表演的記錄。但是畢竟《尚書》帝舜對樂官夔說過創作音樂的要求是「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勿相奪倫」。就是聲音的長短和高低要相配、要用律呂來調和音樂、各種材質的樂器要完美和諧的搭配。所以依此來推論,創作出來的音樂應當是交響樂。

其實在帝舜之前,每一代聖王、在華夏文明的開創上留下重要貢獻的人物,都有代表性的樂章來反映他那一個時代的文化的特點。而且上古的時代的音樂都是要配以舞蹈、歌唱,所以是用於生要的禮儀場合,主要是用來敬天禮神的,而不是單純用來娛樂。所以它也是用來教化人心的。如黃帝時代有《咸池》;顓頊時代有《六莖》、帝嚳時代有《五英》,帝堯時代有《大章》、帝舜時代有《韶》、帝禹時代有《夏》樂、商朝的開創者湯有《獲》這首音樂,這都是見於《漢書-禮樂志》記載的古曲名稱。

主持人:聽起來真是令人神往,如果這些音樂能夠流傳下來,今天的人通過音樂就可以直接和祖先溝通了。

文昭:在《漢書》裡也只有名字流傳下來。特別是經過了秦始皇的焚書,很多有關上古的文獻都被付之一炬,這給後來的研究者造成子很多麻煩。在中國上古傳說中,奠定文明的聖王都是從天上派下來的,在文明的傳承上都有自己很鮮明的特點,所以有「五帝殊時不相沿樂」的說法。

五帝是指上古時期的五位大帝,黃帝有熊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這五帝代表了各自的文明體系,在神話中是屬於天上的五方大帝,他們下降到人間是不同的時代,也代表各自不同的文明特點,所以彼此之間都不延用對方的音樂。這叫「五帝殊時不相沿樂」,就是各自在音樂創作上都有很鮮明獨特的性格。至於使用的樂器是不是各自也有明顯的區別,那就不得而知了。如果《尚書》的說法屬實,那麼至遲在帝舜的時代就有「八音」了,就是八種不同材料製成的完備的樂器體系了,有打擊樂器、有管樂、有絃樂,就具備了組合成交響樂的條件了。

現代的中樂團一般分為吹、拉、彈、打四組,在上古的「八音」裡,除了沒有明確的拉絃樂器,但其他幾部份都有了,有吹、彈、打。但是具體怎樣合聲、配器的就不知道了。如果古代是不記譜、或者只有非常簡單的書寫,那麼上古時代的交響樂團,怎樣把不同的樂器協調起來呢?現代交響樂團有指揮。指揮有總譜,各樂器組有分譜。這些中國古代應該都沒有,所以如何讓音樂達到「神人以合」的效果,真是很神秘。

主持人:但是從效果上看,古代的交響樂隊肯定達到了完美配合的結果,要不然的話孔子也不會聽完演奏會「三月不知肉味」,陶醉到這種程度。

文昭:上古如果真的存在交響樂,我想首先是個創作問題,其次是個傳承的問題,因為這個音樂的表演需要很多人的合作,所以它要流傳下來,要比那些師徒之間口傳心授的獨奏曲目難度要大很多。我認為音樂是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部份,所以願意花比較多時間去研究它,但我自己畢竟不算音樂理論家,所以我也曾向一些音樂理論人士請教過這個問題,當然也只能推測。上古時代即使沒有指揮和樂譜,但也應該有一種規則把不同的樂器合起來。

在近代音樂的「和聲」這種創作方法出現之前,西方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有一種叫「對位法」的音樂創作方法,和聲是以一個單一的旋律為主,其他幾個聲部是配合、襯托這個主旋律。就是說你把其他幾個聲部單獨拿來,它並不一定成為獨立的旋律,就像卡拉ok的伴奏帶,它起的作用是給這個主旋律增加一些情緒色彩,使它更豐滿。

而「對位法」所生成的音樂是同一時間有幾個旋律在進行,單獨把不同聲部的拿出來,都構成獨立的旋律。但放在一起又不亂,又和諧融在一起彼此襯托。這種創作方法也有它遵守的律法,就是你的一個旋律一出來,其他聲部的樂器怎麼對,能用那個音、不能用哪個音,它還是有一個格律上的規則。 我覺得這套玩法,有點像中國古代的格律詩的創作。

格律詩在音韻上也是有「鄰句相粘、對句相對」的要求,就是詩中用字的發聲有平仄對應上的規範。好像古代東西方都有一些類似的東西。那麼,這種詩歌創作上聲律的要求,是不是有它更古老的音樂創作和演奏上的淵源呢?應該是有。上古時期的交響樂隊,雖然沒有規範的樂譜,但是不同聲部的樂器如果都很默契地遵守一套格律上的規則,可能也能夠和諧地配合在一起,不會亂。

孔子生活在公元前6-5世紀,距離創作《韶》樂的帝舜時代已經有接近2500年,就是說《九韶》這篇交響樂之前已經傳承了2000多年,這就更令人驚奇了。上古時期能創作出令人「三月不知肉味」的美妙的交響樂就已經是一個奇蹟,而且在缺少書寫的符號系統的情況下,還傳承了其後的幾千年,就更加神秘

主持人:中國文化中好像有很多神秘的東西,依靠現代的人的推理很難得到解釋,所以一些現代人也懶得真正做深入的研究,就統統把它們稱為「神話傳說」。我估計一些人會把你剛才說的這些古代音樂都當成神話,當成是祖先的一種美好的幻想,未必真實發生過。

文昭:我認為首先應該相信我們的祖先是誠實的。這些古樂的名稱在作為官方正史的《漢書-禮樂志》中都有記載,證明當時編史的人是認為這些古曲毫無疑問是存在過的,而史官的態度一向是非常嚴肅的。現在的人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些上古的交響樂是從來沒有存在過的,所以我們首先還是假定這些古樂是存在過的。

主持人:上次你講的,《韶》樂不僅讓孔子陶醉到「三月不知肉味」,而且在他演奏的時候,連鳳凰都被吸引來了。這更是增加了這首音樂的神秘色彩,這是說明這些上古的交響樂真的美到了超凡脫俗的程度了嗎?

文昭:我想當時的音樂未必會旋律很複雜,當時人的思想和心態都比較簡單純淨,也未必會習慣旋律複雜的音樂。但簡單同樣可以有大美。很多西方宗教音樂也簡單,很平穩地進行,沒有明顯的節拍。《尚書》中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的說法。簡單說是按照節律敲擊著石頭,百獸都跟著一起翩翩起舞;《韶》樂演奏了九個樂章,連鳳凰都被吸引來了。

因為帝舜的時代是「盛德之世」,整個社會道德水準非常高,大概和天上的心性水準相接近了,所以能創作、演奏出這麼美妙的音樂。鳳凰是天上的神鳥,聽到美妙的音樂是要隨之起舞的。當它聽到《韶》樂的時候,可能以為這就是天上的音樂,並沒有想到它是人間的音樂,就隨之而來了。這句話是讚美《韶》樂,已經接近天上音樂的水準了,所以能感通上天,把天上的神物都吸引來了。所以這樣的音樂能讓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也就不奇怪了。

主持人:也就是任何人世間的享受都不能與之相比了對吧!那個時候最好的享受就是吃肉了吧,呵呵。。。

文昭:所以。從這個傳說中其實也反映出了華夏文明對藝術本質的一種認識,就是藝術是溝通天與人,使生命質量昇華的一個媒介。比如音樂中的律動,本身就是大自然律動中的精華,所以美妙的音樂不僅能夠動人,還能感天。人的喜怒哀樂是人體氣息的流動,而雨雪風霜是天地間氣息的流動。人是一個小宇宙,而大自然也是一個生命。所以音樂的造詣到了極高層次,不僅能調整人的情緒,使人身心健康;而且還能影響到自然環境,幫助自然界達到和諧。所以有傳說講,有人彈出非常動聽的琴聲,魚都會從水中躍出來聽;隨著琴聲的情緒內涵變化,都有風雨相隨。

今天的人聽起來都像神話一樣。但前提是必須以純淨的心態,音樂的修養必須上升到了「道」的層次,其實這個音樂修養的過程也就是個修道的過程。所以說《韶》樂能夠讓百獸都隨著音樂起舞、把鳳凰都吸引來,就是說整個社會人們的修為和道德普遍提高到這樣的高度,就會起到這個作用。

不僅僅是《韶》樂,顓頊時代的《承雲》曲,傳說演奏的時候,能使百鳥都跟著盤旋、鳴叫,來給樂曲伴奏。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從這些上古音樂的名字看,都跟上天有著密切的聯繫。黃帝時期的代表音樂是《雲門》曲,雲在天上,「雲門」就是「天門」。另一首《承雲》曲;這個「承」有的寫作「繼承」的「承」,就是從天上繼承、延續下來的音樂。 都是暗示出音樂的作用在於使生命提升、昇華。

主持人:很可惜這些上古音樂是失傳了,可能也是後來人類社會的道德沒有那麼好了,所以也不會有這麼美的東西保留下來了。那麼後來流傳下來的音樂,又保留了多少這些更古老年代的精髓呢?

文昭:中國文化的傳承,在夏朝以來的上古時代,也就是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算是一個時期,這個時期是打個了華夏文明最基礎的東西。你垂衣裳、造文字、還有音樂的發明。這個時期就是司馬遷《史記》裡的那個《五帝本紀》的時期。而後中國就進入朝代歷史了。

夏、商、週三代又是一個時期,這個時期是塑造了我們今天所知的禮樂傳統。夏朝460多年,商朝600多年,周朝800多年。雖然說是三個朝代,但這三個朝代的時間跨度幾乎相當於秦朝以後的所以朝代的總和。這三個朝代中周朝又是集大成者,文王演《易》、周公制《禮》,華夏文明就基本定型了。秦朝是個分水嶺,秦以前統稱「先秦」,從秦朝開始大約2000年的時間,統一中國的王朝一共有九個,就像一輪一輪地演戲,興亡存廢、愛恨交織。各個朝代也都有自己的特點,但是以禮、樂為基石的中華文明框架再也沒動過。

從音樂發展歷程看,今天所說「中樂」、或「民樂」主要是延續宋朝以後的傳統。唐宋之間有一個「五代十國」,社會戰亂、動盪了五十多年,對文化也有很大的摧殘。唐宋之間有一個斷層。盛唐時期音樂也達到一個高峰,有《秦王破陣樂》和《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是中國這一時期音樂的集大成之作,既是大型交響樂,又是舞蹈藝術的頂峰之作。但是安史之亂一來,楊貴妃一死、唐玄宗的音樂家班子一散,這首名曲就失傳了。

主持人:所以白居易在《長恨歌》裡說:「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說的就是這個事。

文昭:後來五代十國的南唐皇帝李煜,就是那位著名的詞人皇帝、和他那位傾國傾城的美人皇后大周後,付出了畢生的心血,把這首傳奇中的《霓裳羽衣》曲恢復出了大部份。但南唐滅亡、金陵城破的時候,他又把這個曲譜付之一炬了,所以再度失傳。再後來南宋的詩人姜夔發現了《霓裳羽衣》曲的18個片段,保存在了他的《白石道人歌曲》裡面。

中國歷史上發生了很多這樣的十分遺憾的事,很多很珍貴的東西沒有保留下,這種文化遺產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宋代以後音樂離交響化就走得更遠了。像胡琴、琵琶、箏、古琴、笛子都有很多很好的獨奏曲目。但合起來就往往不行。雖然宋代有絲竹樂、元明有十番鼓,但一是樂隊的規模完全無法和交響樂隊比,二是效果也沒辦法比。絲竹合奏沒有總譜,通常由一樣高音樂器領奏,比如高胡和笛子;又缺少低音樂器,合聲效果也不行。到明清時代演變成為戲曲或說唱藝術的伴奏樂隊,大家都知道那個音效是怎樣的,離西洋的交響樂就差得太遠了。

主持人: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今天先聊到這兒。下一期我們接著談中國音樂的故事。

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

相關新聞
中國古代音樂故事: 幽蘭綠水
中國古代音樂故事: 懸琴而戒
古代音樂故事:古樂與新樂的不同之處
古代音樂:周景王鑄「無射」鐘 誤性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