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黃醫師談談心】 發福發胖 肥胖非福

黃惠君 

(大紀元)

人氣: 70
【字號】    
   標籤: tags:

圓嘟嘟的鄰家小胖目前就讀國小二年級,對於自己的體重並不在意,認為這樣很可愛;而隔巷的小美是一位青春洋溢的大學生,身材高挑且體重標準,卻整天喊著減肥減肥的。究竟什麼情況才是真的需要減肥呢?

肥胖症的定義在不斷變化,對於肥胖目前最常用「身體質量指數」來測定體內脂肪含量。一般而言BMI值介於18~24之間即是代表標準體重,若>30就被定義為肥胖了。但是肥胖真正的定義其實是指身體內有過多脂肪組織蓄積,也表示體脂肪超過正範圍。因此如果有的人肌肉很多,只是體重過重並不一定是肥胖。

肥胖除了影響外觀之外,事實上他和健康有著明確的關聯性。近年來的醫學研究已經證明,「肥胖」能帶來許多併發的慢性疾病,舉凡如高危險性的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腦中風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等,甚至會影響呼吸道功能,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中有高達三分之一為肥胖者,另外,還有一些癌症如食道癌、子宮內膜癌、直腸癌等也與肥胖有明顯的相關性。

根據衛生署的資料顯示,在台灣2300萬的人口中,男女肥胖盛行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已高達17%。雖然現今有很多肥胖基因被科學家們陸續發現,連喝水就會發胖的遺傳基因確實有一定的影響。不過,近年來肥胖人口不斷增加,而專家也發現造成肥胖的「肥胖基因」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改變,而我們的環境和生活型態卻改變了,這才是真正造成肥胖的主因。

肥胖症的治療,主要方法就是飲食控制和體育鍛煉,簡而言之就是在生活中以少吃多動的力行原則來達到減肥又健康的目標。@◇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