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食物易腐敗 專家建議安全要點

人氣 1707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6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于林編譯)又到了炎熱的夏季,每到夏天最常出現的困擾,莫過於氣溫偏高,一不小心食物就酸敗腐壞,引發食物中毒等各種腸胃道疾病。尤其妊娠或哺乳婦女、嬰幼兒、老年人,或罹患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更禁不起腐壞食物的毒害。其實炎炎夏日要吃得安全並不難,美國健康網站(Health.com)的專家提出下列幾條十分實用的準則,可供讀者依循。

第1守則:熱食保熱、冷食保冷,避開攝氏4~60度危險區

不同的病菌都會引發食物中毒,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彎曲桿菌(campylobacter)和李氏桿菌(listeria)等,但這些病菌不約而同的在夏日炎熱的溫度下特別容易孳生。再加上夏天民眾常在戶外用餐,食物少了冷藏冷凍,又沒有流動水,自然大大提高了發生腸胃道疾病的機率。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食品安全與應用營養中心資深科學顧問靖克博士(Donald Zink)指出,確保食品安全最基本的原則是:熱食保熱、冷食保冷,可避免細菌快速繁殖。

專家稱攝氏4~60度(約華氏40~140度)為「危險區」,因為細菌就是在這個溫度範圍內繁殖,一旦細菌快速孳生,人類就可能感染致病。因此,冰鎮食物將溫度維持在攝氏4度以下,或加熱食物至攝氏60度以上,都可避免食物溫度落入危險區內,導致腐壞。

美國農業部(USDA)專責食品安全的副部長賀根(Elizabeth Hagen)說明,細菌一般在室溫下繁殖迅速,當氣溫界於攝氏32~43度(約華氏90~110度)之間時尤其如此。這就是USDA建議民眾食物離開冷藏千萬別超過2小時的原因(若室溫32度以上,則不超過1小時)。

超市篇

一般超市賣場的食品處理和包裝過程都有所規範,可降低發生食源性疾病的危險。不過,民眾仍可進一步自我保護:

1.選購時仔細檢查食物,確定安全無虞後,才放進購物車。不要選包裝有破損、缺漏的食物,否則漏出的汁液可能交叉感染購物車裏其他的食物;確定冷藏食品是否處於低溫;確定冷凍食品是否冰凍徹底、摸起來是否硬邦邦的。

2.預先切好的水果和蔬菜應以盒裝冷藏販售,如果不是,就不要買。

3.肉品和海鮮要放在購物車的底層,以免滴下的汁液污染其他食物。此外,肉品和海鮮最好用塑膠袋單獨包裝,避免細菌沾染到其他購買的蔬果。

4.把雞蛋、肉類等冷藏冷凍食品,留到最後結帳前才放入購物車,縮短這類食物離開冷藏冷凍的時間;天氣熱的時候,這些食物要放在車內後座而非後車廂裏;如果車程超過1小時,甚至可考慮帶個保冷箱存放,可大幅降低細菌滋生的機會。

居家篇

夏天的高溫肯定加大了確保食物安全的難度。下面這些重點值得牢記:

1.收拾餐桌時熱食要立刻放進冰箱,而不是先等它放涼。

2.醃肉要放在冰箱醃;烤肉時不要塗醃生肉的滷汁,除非滷汁先煮滾至少5分鐘。

3.不要以水沖洗生肉。USDA副部長賀根指出,這樣會增加發生食物中毒的風險,因為清洗過程中肉類的汁液和所帶的細菌會沾染水槽和流理台。所以,只有水果和蔬菜要以冷的流動水清洗,再用刷子刷洗蘋果、馬鈴薯等有硬皮的蔬果,除去泥土和部分細菌。另外要記得切除蔬果遭撞傷的部份,因為這些部位細菌容易聚集。

4.千萬不要把肉放在廚房流理台上在室溫下解凍。建議做法有三:(1)、將生肉裝盤(盛接滲出的汁液,避免感染其他食物),放在冰箱裏解凍;(2)、將生肉裝密封袋倒入冷水,放在冰箱裏解凍,每30分鐘換水;(3)、將生肉裝盤用微波爐加熱解凍。若以後面兩種方法解凍,解凍完要立刻烹煮。

野餐篇

無論主辦或做客,參加戶外的烤肉野餐活動時,遵守幾項基本原則可確保大家免於食物中毒、賓主盡歡:

1. 冷食保冷,準備一個保冷箱,專門存放冷食和飲料,如此一來食品箱不至於被開關得過於頻繁。此外,保冷箱要放在太陽曬不到的地方,外圍可包條毯子增加保冷效果,必要時補充冰塊讓食物維持在攝氏4度,摸起來就像是剛從冰箱拿出來。

2. 烤肉時要用2個盤子,1個裝生肉,1個裝烤好的肉片。賀根解釋,如果用同1個盤子裝生肉和熟肉,等於把已經過高溫殺菌的熟肉,又放回生肉那個細菌環境裏。

3. 我們可能自認能分辨肉是否已經烤熟,但唯一能確認肉品是否真正熟透的方法是用食物溫度計測量。用溫度計在肉品最厚的地方測量,各類肉品必須加熱至下列溫度才能熟透:家禽肉(包括完整和絞碎的),攝氏74度(約華氏165度);牛絞肉、羔羊肉、羊肉或豬肉、香腸等,攝氏71度(約華氏160度);牛排、羔羊肉、豬排和海鮮等,攝氏63度(約華氏145度)。肉品烤到上述溫度後,可續烤3分鐘殺菌,再裝盤上菜。

4. 如果喜歡吃不全熟的牛肉,食品安全顧問集團「科技與管理款待機構」(Hospitalit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總裁史奈德博士(Peter Snyder)建議,在買肉時可請肉店老闆切一塊較裏面的肉來絞碎,比如腰部中間,因為市售包裝牛絞肉,通常從牛隻外面切下肉塊來絞,有可能在屠宰過程中被汙染。但這個方法仍有風險,尤其是對幼童和老年人。此外,一般市售肉餅的肉餡也可能來自好幾百種動物,大幅增加了受汙染的可能性。如果購買的牛絞肉純粹來自一隻牛,肉裏含有危險細菌的可能性通常較小。

5.保持雙手乾淨。手上的細菌會污染食物,也會把細菌從生食傳到熟食。賀根建議在戶外用餐時,可使用含有60%酒精成份的乾洗手液殺菌。

(責任編輯:林文)

相關新聞
塑膠製品令人憂 飲食器皿安全指南
保冬奧飲食安全 嚴查7000餐館
表揚餐飲業 南市打造安全飲食環境
日本人寫「中國飲食安全攻略」爆紅網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