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個稅起征點」為何如此不同?

人氣 734

【大紀元2016年10月15日訊】最近,網易《數讀》專欄公布了一組存在了多年,卻也被忽視了多年的重要數據。之所以認為這些數據應該引起關注,不僅在於它與老百姓的錢袋子有關,更重要的是,在不同人群中所呈現出的巨大差異和強烈對比再次揭示出,仍有大量的中國人處在人為製造的不公境遇中。

這是一組關鍵詞為「個稅」的數據。對於這項應將每位勞動者都納入統計範圍之內的數據,一般情況下,或只按照收入的高低來加以區別。然而在中國,這一稅種卻按照「僱傭關係的不同」被刻意分成了兩類,一類被稱為「工薪個稅」,針對的人群是簽訂了長期的勞動合同以及上了社保的全職勞動者,而另一類則被稱為「勞務報酬所得稅」,與之相對應的納稅人是「靈活就業,沒有社保」的打工、甚至是打零工者。

據媒體介紹,這項個稅制度初建於80年代,那時沒有不同人群的差別,起征點被一視同仁的定在了800元。然而,在時過境遷之後的幾十年中,「工薪個稅」的起征點卻得到兩次提升,2011年更是一路飆升到了3500元。值得一提的是,社保的個人支出並不在這3500元之內。也就是說,3500元加上社保支出都是不需要納稅的。相比之下,「勞務報酬所得稅」非但不與社保掛鉤(納稅人需要自己參保),並且至始至終,起征點都保持在800元的水平線上。

一邊是旱澇保收、工資穩定的「工薪階層」,其收入中有3500元不必上稅;一邊是「90%無醫保」的靈活就業者、數以億計「吃了上頓愁下頓」的農民工兄弟以及想要打點零工、自籌學費的大學生們,卻都被要求一過800元就得苛以重稅。事實上,這種明顯的「差別對待」不僅體現在起征點的數額上,在被徵稅部份的稅率上也同樣表現的淋漓盡致。

針對「工薪階層」,納稅部份的金額不超過1500元的,只需繳納3%的個稅。從1500元到4500元繳納10%,從4500元到9000元繳納20%,以後都以增加5%的稅率類推,最高超過8萬的部份,按照45%的稅率繳納。而針對「務工人員」,不超過2萬的,稅率為20%;從2萬到5萬的,稅率為30%;超過5萬的,稅率為40%。對比這些數據,我們不難看出,針對「務工人員」的稅率總是略高一籌,且兩類納稅人群的最大差別,則體現在最低的收入階層中。

可見,越是沒有社會保障,越是處境艱難、收入不穩定的窮苦打工者,被徵收的個稅越多。如果說在中國,徵稅堪比「狂征暴斂」,那麼政府針對這類人群的征斂,則可謂是發揮到了極限。從中我們也發現,真正意義上的扶弱濟貧在中國是基本不存在的。作為財政收入的管理者,權貴們絲毫不把自己當外人,除了肆意揮霍納稅民眾的稅款之外,更重要的是,從來不履行保障民生的職責和義務。究其原因就在於,他們想要幫扶的從來都只是自己人,而那些真正需要保障的對像,卻被他們當成了強取豪奪的目標。

我們只需放眼觀之就會發現,那些低調的、被貼上了「工薪階層」標籤的,實則大部份都是「小富即安」的權貴親眷和體制內人士。除了在一些小公司憑一技之長謀生的都市白領之外,他們中絕大多數都出入於打著「國」字頭名稱的大型企業、官方機構,穩坐在各大部委下屬單位的辦公樓里。儘管收入不算太高,但擁有著「五險一金」的保障,吃著飯菜又便宜、有豐富的食堂,交著等於沒交的個稅,甚至拿「空餉」的也大有人在。這些「工薪階層」不是領導,卻近似領導;不為國庫做什麼貢獻,卻始終如領導一般,能從國庫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相比他們,那些按照20%的稅率來交稅的顯然是一群只能徘徊在體制外的無權無勢者。尤其是出身貧寒,根本沒有權貴可以依附的底層百姓,則更是被一道道政令、法規圈在了社會的邊緣地帶。即便他們寒窗苦讀,即便他們奮力拚搏,在中國這種被權力掐住咽喉的絕境中,僅憑他們的一己之力,也很難掙脫「貧二代」這把沉重的枷鎖。由於「官本位」以及權力至上的社會格局,中國富二代與貧二代之間的那道鴻溝始終是難以逾越的,而權貴對底層的掠奪也將愈演愈烈。

從過去三十年,有些人的個稅起征點攀升至3500元,而有些人卻仍停留在800元就能看出這種掠奪有增無減的趨勢。然而一篇文章卻指出,2014年,勞務報酬所得稅僅占所得稅總額的3.7%,甚至只占全國稅收總收入的0.2%。可見,「進行調整並不會對稅收收入造成太大的影響」。但之所以如今表現出的狀況是「稅收立法和修訂的嚴重滯後」,不過是因為「立法部門懶政」,「也可能只是沒有要讓利於民的意思而已」。

要知道,這筆在政府看來不足掛齒的稅收數額,若攤在一個個將收入視為「血汗」的打工者身上,那就是每個月一家老小的活命錢。在「生命高於一切」的道理面前,「人民公僕」就應該為人民的生計奔走,為人民如何解決溫飽勞心勞力。投入畢生還來不及呢,有什麼理由「懶政」?「沒有讓利於民的意思」的原因又是什麼?而稍加對比,卻不難發現,將部份人的個稅起征點升至3500元時,有關部門竟反常的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讓起征點一升再升,未曾見有絲毫的懶怠。

說白了,對於這個瞄準了「國產」下手的中共利益集團來說,是凡涉及自身利益,就不可能會有「懶政」一說。不想「讓利於民」也不過在於「蒼蠅也是肉」,不拿白不拿罷了。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大陸大病醫療保險金須繳個稅 惹民怨高漲
劉植榮:你知道有人正在掏你錢包納稅嗎?
何清漣:2016兩會 一地雞毛下的國家賬本
蔡慎坤:經濟不景氣中國為何不減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