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亞洲行第二站 專家看薩德擱置背後玄機

人氣 4715

【大紀元2017年11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採訪報導)11月7日,川普亞洲之旅第二站將訪問韓國。在川普亞洲行之前,中共十九大之後,一直紛擾中韓兩國之間的薩德部署突然低調宣布擱置。韓國作為美國在亞太的重要盟友,專家就薩德擱置背後的玄機進行了解讀。

此前中方一直強烈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即「終端高空防禦系統」THAAD),認為嚴重影響中國的國家安全,並對韓國在華的企業進行報復性制裁,包括抵制樂天超市、韓國汽車、韓劇、韓國藝人的演出等。

隨著川普展開亞洲之旅,中韓之間部署的薩德導彈部署被突然擱置,及中美韓三邊新的微妙關係也成為議論的焦點。10月31日,中國與南韓突然宣布,雙方達成協議,擱置薩德部署問題,雙邊各種交流將恢復正常化。

中共外交部稱,韓國給出了「三個承諾」:不考虑追加部署薩德、不加入美國反飛彈體系、美日韓安全合作不會發展成軍事同盟。大陸官媒也為薩德「擱置部署」而雀躍,一面倒地認為是中方占了先機。

但隨後,韓國媒體報導說,並非承諾,而是「表示」。10月31日的中共外交部記者會上,發言人主動重複了韓國的所謂「三不」內容,並糾正為「表示」、「表態」,而非「承諾」。

5日,韓外長同美國務卿通電話,韓國外交部稱,蒂勒森歡迎韓中關係走出「薩德」陰影。蒂勒森期待隨著中國反薩措施鬆綁,韓中關係復甦,將為解決朝核問題提供更為強有力的外交基礎。

對於此次中韓解凍風波,美國海軍學院歷史學教授、東亞問題專家余茂春向大紀元表示,這是中共的外交讓步。並解釋說,他(中共)給韓國施加巨大的壓力,希望韓國在薩德部署上能夠讓步,但韓國一直沒有讓步,中國(中共)很尷尬,所以只好做出這樣的讓步。

他進一步分析,「因為韓國薩德的部署沒有撤退,而且他(文在寅)說根本沒有必要向中國道歉,在必要的時候薩德還是可以更多地部署。中國的目的並沒有達到,而且韓國也是為了保衛自己的主權,為了防止朝鮮的導彈威脅,也做出了戰略的一步。不管是在朴槿惠總統之下還是文在寅總統之下,韓國都是自己走自己的路。」

哥倫比亞政治學博士、時政評論家李天笑則向大紀元揭開薩德擱置背後的玄機說:「在薩德問題上,中韓雙方都往後退一步。實際上意味著,解決朝鮮問題上,韓國希望跟中國進一步緩和以前的緊張關係。實際上也是希望習近平在跟川普會談中做出一定讓步,對朝鮮進行制裁,能夠符合美韓之間共同對朝鮮進行制裁的趨勢,做出這麼一種姿態。」

他進一步分析道:「因為朝鮮導彈試爆,使得文在寅改變當初堅決要讓薩德全面退出韓國的要求,但他現在承認要讓薩德駐在韓國這一部分保留下來。因為在他上台之後,朝鮮還是繼續這麼搞核武器導彈試爆,所以他有一定憂慮。」

李天笑還從中共高層博弈的角度解讀,十九大以後,中共高層江派的干擾式微,金正恩也因此失去在中共黨內的後台,並感到很大的威脅,因此他也在各方面對習近平表示一種服輸、認軟的態度。

「韓國看到這種機會,習近平現在大權在握,對朝鮮制裁有更大的發言權,所以這個情況下,可能會跟川普達成某種協議,不想讓薩德這個問題做為進一步影響對朝鮮進行制裁的一個中間潛在的障礙。」

此前大陸體制內專家辛子陵接受大紀元專訪時就表示,在對待朝鮮問題上,習近平上台後跟中共江派的做法區別很大。由於這種差異,特別是對朝鮮要進行一些懲罰,會有反對聲音。

他還披露,7月「不見紙筆」的省部級研討班上專門就解決朝核問題進行溝通,習近平在會上宣布,要解決「金三胖」。#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北韓搗彈美頭疼 中俄聯手挑戰川普
G20中韓領導人首次會談 雙方避談薩德
川習會釋信號 繼續合作解決朝核問題
邊境緊張 習強調領土不容分裂 直射江賣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