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在美亞太裔曾遭詐騙 專家教防範之道

人氣 1431

【大紀元2018年03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最新報告證實,在美亞太裔是遭遇詐騙的受害群體之一,騙子利用人的善良、貪心或情感行騙。專家提醒,進行自我防禦是打擊欺詐最重要的工具。

美國中老年人協會(AARP,又稱樂齡會)1月的最新調查顯示,有約四成的50歲以上的亞太裔民眾或其家人曾遭遇過詐騙,其中三分之一的受害者平均損失約1萬5000美元。

從飛來橫財到災難慈善捐款,從電腦中毒到假國稅局來電,還有華裔中常見的祈福黨和金光黨,有66%的被調查者表示曾遭遇過兩項或更多的詐騙。

調查指出,有72%的受害者事後因憤怒、焦慮和羞愧等情緒影響,造成心理及生理等健康問題,以致三分之一的受害人表示拒絕告知他人被騙。

樂齡會呼籲,遭到詐騙並不可恥,建議找家人、朋友傾訴,必要時可找醫生及專業人士求助。同時,該協會也提醒亞太裔人士,提高警覺和教育是免受詐欺的主要方法。

美國中老年人協會(AARP)1月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有約四成的50歲以上的亞太裔民眾或其家人曾遭遇過詐騙,其中三分之一的受害者平均損失約1萬5000美元。(Fotolia)

識別詐騙能力比自我評估值弱很多

樂齡會報告指出,許多民眾因過於自信,認為有能力識破詐騙手法,結果上當。根據調查結果,有高達七成的50歲以上亞太裔民眾曾經是詐騙集團鎖定的下手對象,其中有四成(39%)的人遭遇過詐騙。

這項調查由樂齡會委託亞裔美國決策調查機構進行,於2017年10月2日至11月6日之間電話隨機採訪了1,120人,對象為50歲以上的亞太裔美國人。

報告分幾部分,一方面調查受訪者本人的識別詐騙能力,另一方面對具體遭遇的詐騙事宜進行跟蹤調查。調查以英語、普通話、廣東話、菲律賓語、越南語和韓語等多種語言進行。

尤其讓人驚訝的是,在個人識別詐騙能力中,有73%的受訪者自認能識破詐騙騙局,但他們接受六個簡單問題的調查結果卻顯示:有71%的人不能正確回答其中四道題,未能通過測試。

而且接受調查的1,120名亞裔中,只有1.5%完全答對六道問題、10%答對五個問題,這說明亞太裔識別詐騙的能力比自我評估值弱很多。

調查顯示,大多數人對匯款和假冒國稅局詐騙有足夠認識,但對來電造假、銀行以及法院通知的識別程度的警惕度只有四成,對外國彩票贏大獎這類的了解程度就更低。

三大騙 越怕被騙越容易上當

調查證實了華人熟知的三大騙:騙善、騙貪、騙急。調查專門設計了被騙時的緊張程度調查,發現有47%的被訪者表示,他們或家人如果被騙子盯上,自己會極其或非常緊張。而結果更是顯示,害怕被騙、非常焦慮的人士更容易上當。

而根據樂齡會和前舊金山地區監察局前偵查員梅綺蘭(Audrey Moy)合作編定的《防範詐騙手冊》,詐騙人士經常利用三大人性特徵(3Gs):第一,輕信他人(Gullibility),騙徒利用信任來詐取錢財;第二,利用人的善良(Goodness)騙取友誼和信任,或以行善的名義讓受騙者慷慨解囊;第三,利用貪心(Greed),以快速致富、假冒投資騙局行騙。

這些詐騙人士就是利用普通人的人性特徵進行騙善、騙貪以及騙急。調查中列舉了比較常見的騙局,分別包括:

騙善:母國受災要求慈善捐款、網戀約會或愛情詐騙

騙貪:贏國外彩票大獎、大筆匯款要求退回多餘部分、金光黨

騙急:1)冒充機構行騙,如:假冒國稅局來電要求補稅、假冒授權機構要求移民交預付費、過期未出庭或需要付罰款以避免被捕;2)謊稱孫子或家人急需用錢,或以消災祈福(祈福黨)為由行騙;3)電子科技行騙,如:釣魚短信或郵件索要個人銀行信息,手機或電腦接到信息說有病毒需要立即處理。

調查結果顯示,有66%的被調查者表示遭遇過上述兩項或更多詐騙。而被騙原因中名列單項第一的是贏外國彩票詐騙(36%),其次是與災難有關的慈善捐款(33%),第三為科技騙子假裝清除病毒(32%),最後是假冒國稅局來電要求補稅(24%)以及釣魚電子郵件(20%)等。

這次調查中對華裔,還特別增設是否遭遇過祈福黨以及金光黨行騙這兩個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大紀元曾報導2017年下半年以及2018年初,在紐約、加州多地出現以中領館、大陸執法機構名義對華裔行騙,騙徒告知受害人涉嫌重大犯罪,要求將錢財轉至在香港的指定安全帳戶,令一些華裔上當,紐約一華裔甚至被騙走140萬美元。

如何預防被騙? 專家支招

樂齡會多元文化領導部門亞太裔事務副總裁郭為婉(Daphne Kwok)提醒民眾,騙徒常瞄準最弱勢的移民社區,民眾應對詐騙集團手法更加提高警覺,防止因被詐騙而造成的財務損失及精神傷害。

那麼如何防止詐騙?樂齡會在2016年出版的《防範詐騙手冊》中提供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做法,包括移民詐騙、贏大獎詐騙、慈善詐騙、國稅局詐騙以及匯款詐騙。

移民詐騙

詐騙分子可能在報紙或網上登廣告,提供法律諮詢、辦理文件或其它移民申辦程序的協助。騙子通常會要求一筆預付費,收到錢之後則立即消失。

如何保護自己

1. 只讓獲政府授權的工作人員協助您。真正的政府網址應具備.gov域名。

2. 記得詢問對方是否可複印政府簽發的證件以作為您的記錄。合法的專業人員會配合要求向民眾提供駕駛執照、護照或其它政府服務證件。

3. 不要讓任何人保留您的證件正本,比如出生證明或護照。

4. 切勿支付或簽署任何空白或您不明白文件內容的政府表格。

5. 保存每一份您提交的文件以及來自政府的信件作為記錄。

贏外國彩票等意外之財詐騙

此類騙局比較常見的是詐騙分子聲稱拿到一筆錢,想要與受騙者共享。他可能找同夥一起前往諮詢假律師,而律師告訴大家這筆錢必須保存幾個月才能領取。為了證明誠意,受害者預付一些錢,之後卻再也拿不回來。

如何保護自己

1. 做好調查,確保您法律諮詢的對象是經過認證的專業人士。

2. 在把錢交給任何人之前,先諮詢您的銀行、律師或是您信任的人。

慈善詐騙

詐騙者利用自然災害或當前募款活動騙取受騙者的情感後,索要錢財。比如以假冒慈善機構的名義,依照標準的方法來籌募數額巨大的「捐款」。

如何保護自己

1. 詢問有關慈善機構的問題,並查看它是否有在各州商業促進局(Better Business Bureau)等機構註冊。

2. 切勿郵寄現金、匯錢或者讓這類機構人員拜訪您的家。

3. 確保慈善機構是合法的。如果一個慈善機構聲稱是附屬機構,則聯繫主要組織加以確認。

國稅局(IRS)詐騙

通常詐騙分子冒充稅務員打電話給受騙者,聲稱受騙者尚欠稅款,為避免巨額罰款或坐牢,唯一途徑就是繳款補稅,如利用匯錢或轉帳等快速且難以追蹤的方式。

如何保護自己

1. 不要提供任何資料給自稱是國稅局打來的電話。如果您接到這類的電話,直接掛斷。

2. 切記,國稅局絕不會致電要求補稅,只會透過發信件與您聯繫,但請留意新的詐騙手法也會以信件假冒國稅局。

3. 記得與國稅局重覆確認您是否欠稅,可致電國稅局官方電話:1-800-829-1040。

匯錢詐騙

匯錢詐騙是最常見的詐騙手法之一。詐騙分子以信件通知、電子郵件或打電話等方式誘騙您轉移資金給他們。 一旦您把錢送出,幾乎不可能追蹤或尋回。這類詐騙案件包括:

1. 獎品。您中獎了!不過為了領獎,您必須支付「所得稅」。

2. 幫幫我!家庭成員有麻煩,需要您金錢上的幫助。

3. 繼承。遠親過世、作為最親近且在世的家庭成員,您可以繼承一大筆錢。

4. 太多錢。您收到了金額過高的支票,您必須送回超額部分。

如何保護自己

1. 調查所有向您要錢的要求。如果有不認識的人要求您郵寄支票,這就是遭受詐騙的預警信號。

2. 切記,任何獎品若聲稱需要您先付款,這就是詐騙的警訊。

3. 與家人確認讓您繼承遺產的親戚是否存在。

4. 如果有人聲稱您的家庭成員處於危險或需要幫助,請立即聯繫家人確認他們是否安然無恙。

5. 任何聲稱您收到的支票金額過高,將該支票帶往銀行查證。有結果後,再進行支付也不遲。

小測試 你會上當嗎?

不妨一起做調查中的六個小問題,測試你是否會輕易上當。

1. 你是否相信來電可以顯示是誰打來的電話?

2. 銀行是否從來不會給顧客發郵件,要求客戶點擊內附鏈接、確認個人信息?

3. 在美國贏外國彩票(或大獎),是否屬於非法?

4. 如果你欠稅,國稅局(IRS)是否會致電給你、而不是先發書面通知給你?

5. 法院是否會用電話通知你出庭日期、陪審團義務傳票、法庭傳票或罰單?

6 .匯款給你不了解的人是否安全?(答案見最後)

如果不幸真遭遇詐騙,並成為受害者,第一步是接受現實。「任何人都可能遇上狡猾的騙子,您不必自責。有很多方法可以重回正軌,甚至可把罪犯繩之以法。」樂齡會的報告建議說。

樂齡會還表示,遭到詐騙並不可恥,可向家人、朋友傾訴;而親友需要保持與受害人溝通,並注意受害者是否可能再次被騙。

若受害人仍難以紓解壓力,可以找醫生及專業人士求助。

雖然錢財可能難以追回,但通過向當局匯報,有望阻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首先,若有財物損失,應立即通報消費者信用機構,並向聯邦貿易委員會及所在州檢察長辦公室舉報,如果涉及信用卡,則應向信用卡公司匯報。

其次,為了杜絕其它冒領風險,還可聯繫社會安全局以及聯邦醫療保險(紅藍卡,Medicare)等機構。

(注:正確答案:六個都是「否」,來源:AARP)#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紐約警局防犯罪指揮官 談如何防範金光黨
「祈福黨」再現洛城 兒子買房錢血本無歸
小心上當!美國稅局不會給你發電郵
報稅季來臨 美國稅局提醒防詐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