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區長候選人博伊蘭訪華埠 了解民生

人氣 12

【大紀元2021年03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霖昭紐約報導)紐約曼哈頓區長候選人、州長庫默前助手博伊蘭(Lindsey Boylan)7日走訪華埠,在NUBC共同創辦人李卓勳(Jan Lee)、社區人士李宗保(Don Lee)陪同下,了解華埠的社區情況。

3月7日,紐約曼哈頓區長候選人、州長庫默前助手林賽・博伊蘭(Lindsey Boylan)主動來華埠了解當地社區的情況。
3月7日,紐約曼哈頓區長候選人、州長庫默前助手林賽・博伊蘭(Lindsey Boylan)主動來華埠了解當地社區的情況。(李霖昭/大紀元)

在持續兩個小時的走訪中,李卓勳向博伊蘭介紹疫情對華埠小商家造成的損失,以及華埠面臨的挑戰,例如監獄選在人口稠密的華埠,還占用了寶貴的公共區域來做停車位;承載華埠記憶的茂比利街七十號大樓去年一月遭到大火燒毀;華埠信息亭上的困龍雕飾等。

李卓勳認為,華埠路邊小販方便了居民買菜,因為疫情下許多商店關門,允許小販擺攤,附近居民和上班族順道就能買到吃的,生活也方便了,一舉多得。博伊蘭表示,這令她印象深刻。

紐約曼哈頓區長候選人、州長庫默前助手林賽・博伊蘭(Lindsey Boylan)(左)向NUBC共同創辦人李卓勳(Jan Lee)(右)了解華埠的情況。
紐約曼哈頓區長候選人、州長庫默前助手林賽・博伊蘭(Lindsey Boylan)(左)向NUBC共同創辦人李卓勳(Jan Lee)(右)了解華埠的情況。(李霖昭/大紀元)

李卓勳表示,至今還未見到其他的曼哈頓區長候選人到華埠了解情況,而博伊蘭至少來了四、五次,「這是一個好徵兆,反映了她在乎我們社區正在面對的問題。她知道她並不是對什麼都了解,但她想去了解。」

走訪中一行人遇到華埠餐館業主Elizabeth Yee。在疫情期間餐館業面臨嚴峻挑戰,只能擴展外賣。李宗保說,政府提供的送餐項目,沒考慮華人長者吃不慣西餐涼食。因此在他們的爭取下,紐約市府今年初給予中餐館競標,為長者供應中餐。

李宗保說,原本他們希望這個競標能促進華埠的餐館生意,沒想到被一家波士頓的公司以大約6元提供3餐的低價中標。可問題是,「2元怎麼能煮一頓餐呢?你在街上也買不到的。」李宗保說,中標的公司來華埠找餐館2元做一頓餐,但是找不到接這個低價的中餐館,最後那些華人長者只好繼續吃政府供應的西餐。

當時,Elizabeth Yee的餐館給政府的報價是一頓餐6元,相當於煮出來5元,配送費1元。李宗保認為「這個價格是合理的,而他們卻沒有這個機會。所以政府給這個(競標)根本是在做戲。」李宗保認為政府應該公平公正,在華埠要適應社區需求制定政策。

社區人士李宗保(Don Lee)(左)向紐約曼哈頓區長候選人、州長庫默前助手林賽・博伊蘭(Lindsey Boylan)(右)介紹華人為何不愛報案。
社區人士李宗保(Don Lee)(左)向紐約曼哈頓區長候選人、州長庫默前助手林賽・博伊蘭(Lindsey Boylan)(右)介紹華人為何不愛報案。(李霖昭/大紀元)

隨後的訪問中,一行人也討論了「華人為何不愛報案」的問題,李宗保希望糾正人們以為「華人怕事不愛報案」的說法,他指出,很多華人向他解釋,不是不愛報案,而是「他們認為報警沒有用」。李卓勳對博伊蘭強調,華埠需要有更多的安全感。當前最重要的事是讓人有安全感,人們才會回華埠消費,否則更多的店舖將會倒閉。◇

責任編輯:李悅

相關新聞
競選曼哈頓區長 趙順證件秀華人血統
法拉盛選區市議員參選人 聚焦緬街公車道
李文拜訪華埠僑領 稱爭取更多疫苗
阻非法移民犯罪 紐約市議員挑戰庇護城市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