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羅斯人虛假投放數字廣告 騙取美國公司7百餘萬元

人氣 19

【大紀元2021年06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霖昭紐約報導)俄羅斯籍的41歲男子亞歷山大・諸可夫(Aleksandr Zhukov)曾向同謀炫耀自己是「欺詐之王」(King of Fraud)。5月28日,在紐約市布碌崙的紐約東區聯邦地區法院的陪審團判定諸可夫有四項罪名,分別是密謀電訊欺詐(wire fraud conspiracy)、電訊欺詐(wire fraud)、密謀洗錢(money laundering conspiracy)和洗錢(money laundering)。他用精心布置的方案在美國的數字廣告(digital advertising)行業欺騙了商家和廣告平台,收取了七百多萬美元的「廣告費」。

這個歷時三週的審判,是在聯邦地區法官埃里克・科米特(Eric R. Komitee)的監督下進行。紐約東區聯邦地區法院代理聯邦檢察官萊斯科(Mark J. Lesko)說,陪審團花了很多力氣從網絡上複雜的數字廣告上審查了證據,然後認定被告諸可夫是利用計算機編碼來騙取美國公司數百萬元。

萊斯科認為,紐約的執法部門在網絡領域體現出追蹤不法分子的警覺性,「這一判決發出一個強有力的信息,那就是美國執法部門會將這類網絡犯罪分子繩之以法,無論他們身處何處。」他感謝聯邦調查局(FBI)網絡部和紐約市警察局(NYPD)在多年調查中所做的非凡努力。

被諸可夫欺騙的受害者包括《紐約時報》、《紐約郵報》,通訊業綜合集團康卡斯特(Comcast),雀巢普瑞納公司(Nestle Purina),德州兒童醫院(Texas Scottish Rite Hospital for Children)和時代華納有線電視公司(Time Warner Cable)。

互聯網的很大一部分是免費給全世界的用戶使用,因為它有數字廣告的收益。商家尋求向現實中的人們宣傳其商品和服務,而網站所有者能在其網站顯示數字廣告,所以有中介幫著商家與網站所有者完成這種有償交易。通常,數字廣告的收入多少與在網站上點擊或瀏覽廣告的用戶多少有關。

審判證實了諸可夫利用計算機編程(computer programming)來欺詐性地獲利。他和他的同謀對外宣稱他們經營著合法的公司,是將廣告投放給訪問真實互聯網網站的真實的互聯網人群。實際上,諸可夫和他的同謀對上網用戶和網頁都進行了偽造:他們對自己控制的計算機進行編程,以自動化的程序將廣告加載到偽造的網頁上,從而欺詐性地獲得數字廣告收入。

證據顯示,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諸可夫通過一個所謂的廣告媒體Media Methane實施了他的數字廣告欺詐計畫。 Media Methane與其它廣告網絡有業務往來,它在網站上放置廣告占位符(「廣告標籤」,即advertising placeholders,或ad tags)來獲得盈利。但是,Media Methane並未將這些廣告標籤放置在真實的出版者網站上,而是租用了位於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和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商業數據中心中的兩千多臺計算機服務器,並用這些服務器將廣告加載到虛假的網站上,「欺騙」了超過六千個域名。

為了營造一種假象,像是互聯網真實的用戶人群正在查看加載到這些虛假網站上的廣告,被告對數據中心服務器進行了編程,以模擬互聯網用戶人群的上網活動:即通過偽造的瀏覽器瀏覽互聯網,使用偽造的鼠標四處移動並向下滾動網頁,中途啟動和停止視頻播放器,並假裝似乎已登錄臉書帳戶。 諸可夫租用了超過65萬個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簡稱IP)地址,為每個數據中心服務器分配了多個IP地址,然後以康卡斯特和時代華納有線電視公司等美國公司的名義欺詐性地註冊了這些IP地址,令數據中心服務器看起來像屬於美國互聯網用戶的家用計算機,而這些計算機已訂購了各種家用互聯網服務。

諸可夫從這項精心設計的騙局中,偽造了數十億的廣告觀看次數。在與同謀談到他將掙到的錢數時,他稱自己為「欺詐之王」。而那些被騙的美國企業,他們的廣告並未被真正的人群觀看到,卻向諸可夫支付了超過700萬美元。2018年11月,諸可夫在保加利亞被捕,2019年1月被引渡到美國。◇

責任編輯:李悅

相關新聞
美特別報告:基因檢測詐騙個資 專騙老年人
英國超市警告:當心假冒千鎊購物卡欺詐
竟消委:谷歌臉書利用應用程序網站追蹤澳用戶
歷史欺詐和疫情致紐最大中文媒體破產清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