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中國資金外流顯示美中政策分歧加深

人氣 2495

【大紀元2022年04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全球投資資金正持續從中國流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這反映了美中之間經濟政策的分歧正在加深。

據彭博社報導,中國事務負責人柏格(Helge Berger)表示,美聯儲發出了積極加息的信號,而中國人民銀行則放寬了貨幣政策,這種分歧正侵蝕兩個經濟體之間的收益率差異,促使投資者轉向。

報導稱,自2010年以來,中國的10年期主權債券收益率與同類美國國債相比,首次失去了優勢。

「這是國際宏觀經濟的規律在起作用」,柏格說,「我們看到中國的相對利率發生了重大變化,這與增長放緩高度相關,而我們在主要的發達經濟體,尤其是美國,情況正好相反。」

彭博社稱,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的股票、債券和共同基金持續加速流出。在3月份,全球基金通過香港交易所,賣出了價值超過70億美元的中國上市股票,並在過去兩個月內,賣出了140億美元的中國政府債券。

目前,為了防控Covid-19,中共當局祭出了嚴格的封鎖政策,使經濟放緩,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測也被進一步下調。

週二,IMF將中國經濟增長預測下修至4.4%,低於此前4.8%的預期,而政府的官方目標為5.5%左右。IMF的理由是中國的經濟放緩正在「惡化」。

分析師表示,中國強硬清零政策的全部影響,要到稍後才會完全反映在經濟數據中。

「由於上海的封鎖從3月28日才開始,4月份的經濟數據將進一步惡化。」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週一表示。

IMF預計,中國長期經濟下滑,可能會暴露出結構性弱點,如地方政府債台高築、房地產開發商槓桿率過高、家庭債務和脆弱的銀行系統等。

經濟前景和縮小的收益率差距,正對人民幣造成壓力,人民幣跌至6個月來的最弱水平。

中國出口放緩等跡象,也對全球投資者造成了壓力。儘管如此,資金外流速度似乎暫時得到了控制。

「與我們在過去兩年看到的大量資金流入相比,我們目前看到的流出還很小」,柏格說,「這兩家央行都在對不斷變化的國內情勢做出回應。」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烏克蘭和平峰會落幕 聯合公報引關注
【新聞五人行】G7批中俄 美歐對中共祭出大招
【名家專欄】「雙重思維」在體育界無法立足
【時事金掃描】澤連斯基G7之旅三大收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