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高官指港府財政陷困局 料「拖字訣」發債應對

人氣 52

【大紀元2024年0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一山香港綜合報導)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28日發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預告本年度或有過千億赤字。前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金融學者蘇偉文昨日在《am730》專訪中形容目前財赤困境「無出路」,預計政府唯一的方法是「拖字訣」,通過發行債券來應對,等待經濟情況改善。

蘇偉文現時是才晉高等教育學院及高峰進修學院院長,他分析指醫療和社會福利等政府的固定支出難以削減;目前經濟不景氣,擴大稅基、增加利得稅和薪俸稅也難以實現。他直言在這種情況下,開源節流難實行,要解決財政赤字並不容易,他估計政府只能採取拖延策略,透過發行債券來應對,並在未來幾年等待經濟環境的改善,是「冇辦法之中拖住先」。

陳茂波早前透露今年政府財政赤字可能超過1千億元,蘇偉文指出,政府原本預期賣價收入有逾800億元,但目前實際收入只有逾百億元,相差約700億元。考慮到去年政府作出的赤字預算,只要少收700億元,千億財政赤字很可能就會出現。

關於陳茂波公開「否決」民間紓緩財政赤字的建議,蘇偉文舉例指,某政黨提倡的陸路離境稅不僅在大灣區融合下難以實現,也對香港市道經濟不利,甚至令部份北上港人把即日來回行程改成過夜。此外,蘇也質疑資產增值稅的成效,認為這可能會進一步抑制本來就不高的房地產交易。

至於擴闊稅基的問題,蘇偉文稱,香港多年來一直無法達成共識,主要是因為在經濟不景氣時才會討論這個問題,一旦經濟環境改善,這個問題就會不再存在,因此不需要繼續研究。他又說,香港社會認為稅制愈簡單愈好,海外一些國家的銷售稅行政成本高達售價一成,因為計法複雜,亦會影響基層人士。

節流方面,蘇偉文同樣表示困難,因為社會福利和醫療支出無法減少,政府最多只能停止增加撥款,將導致服務輪候時間增加。他形容目前政府面臨的財赤困境是一個「無出路」的情況,預計政府唯一的方法是「拖字訣」,通過發行債券來應對,用「現金賬」當成「收入」,等待經濟情況改善。

他解釋,發行債券的好處在於政府不需要在同一年內償還,若香港信譽保持良好,可以攤分到未來的年度,將成為政府每年的穩定收入,日後經濟環境改善,可以慢慢還。例如,政府發行3年期債券,他估計公眾應該會有信心。他又指,政府曾於2004年抵押「五隧一橋」發行60億元債券,由隧橋費支持。

蘇偉文又質疑,警方大力抄牌和當局增加政府收費等措施,只能增加很少收入,對政府財政沒有實際影響,但卻釋放了一個壞訊號,讓公眾感覺經濟環境不佳。◇

責任編輯:陳真

相關新聞
港入境處:審批簽證會評估國安風險(有片)
羅兵咸永道:今年香港零售總銷貨價值料增約5%
港資深中學教師近5個學年減少近二千五
港4月管即棄膠餐具等 林正財:看不到理由押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