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吃的傾向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8日訊】目前,在美國、法國和澳大利亞這些發達國家的家庭里,人們吃的傾向表現為:主食不喜歡擱糖;副食方面對新鮮蔬菜和水果感興趣,而對肉的需要量逐漸減少;海味和飛禽類正在受到普遍歡迎;對食品的烹調處理要求快速、簡便;吃的花樣講究多樣化。

  不過,在日本,人們還是注重于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在家庭的餐桌上喜歡擺上一盤紅燒肉的日本人,目前看來還是有增無減。

  另外,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家庭里,人們對食品烹調處理要求能夠快速化、簡便化這种呼聲也越來越高。

  從世界范圍來講,婦女日复一日地辛辛苦苦下廚從事烹調這种情況還是占大多數。男人們只是在周末或某些特殊場合下才會在這方面顯示一下身手。

  世界上男子在家里經常下廚搞烹調的,据統計平均只占39%。在美國、法國和加拿大,半數以上的男子樂于代替妻子下廚從事烹調;而在巴西,五個男子里面就有四個以上的人只會養尊處优、飯來張口,根本不知烹調為何事。

  從世界范圍來講,提著籃子為家庭購買食品的也多以女子為主;而在加拿大,81%的男子已擔負起常年為家庭購買食品的重任;另外,法國66%的男子、日本37%的男子、澳大利亞35%的男子也樂于此道。

  電冰箱已經在一些國家普及,并且改變了人們購買食品的習慣,不少的家庭已習慣于几天買一次食品,把食品放在電冰箱里冰凍起來。但是美國人還是喜歡根据食譜每天買一次配料進行烹調,以保持食物的天然風味。日本人也是喜歡用天然的、最新鮮的魚做他們的料理。

  英國富裕的中產階級在吃的方面是決不吝惜錢的,他們既追求時新花樣,講排場、講闊气,還講究營養,簡直是食不厭精。英國的中產階級仍然保持過去英國人的傳統,每到周末就在自己家里或鄉下的別墅大擺筵席大啖一次。席上的美味佳肴都是按照歷代相傳的食譜烹調而成的,而材料如肉、火雞和奶酪之類都是就地取材于當地的農場。

  在巴西,人們的飲食習慣因國內的經濟衰退而發生很大的變化。在60年代里,巴西的中等階級家庭每天都能吃到牛肉、大米、新鮮蔬菜和水果,而現在他們也只能隔一天吃一次牛肉了。据統計,每個巴西家庭花在食物方面的費用平均起來要占家庭開支的28%。實際上,,巴西一億二千万居民中的30%的窮苦人目前正在挨餓。盡管如此,巴西的那些最有錢的大農場主、大工厂主仍然過著一擲干金的紙醉金迷生活,擺滿山珍海味的豪華盛宴在他們家里從未間斷過。

  在香港,粵式的食品像混鈍、面條之類雖然還大有市場,但是人們對西式的快速食品——漢堡包、熱狗、法式煎包、炸土豆片的興趣越來越強了。尤其是香港的年輕一代,像他們在西方的僑胞一樣,注重于食物的色、香、味甚于它們的營養价值,因此對西方的快速食品更感興趣。

  在東西方食品烹調方法和飲食習慣相互融化的趨勢之中,香港和美國兩地的居民可能走在最前面,他們正在相互吸取對方食物烹調方法和飲食習慣中的長處。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梁廚美食】豆角兩吃~港式家常菜 叉燒料理
換個容器 就可以萬無一失的享用千層蘸醬了
【廚娘香Q秀】五味透抽、酒釀乾燒蝦和咕嚕肉
鮮嫩多汁薄牛排 每面只需煎一分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