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勇郡王–福康安

font print 人氣: 88
【字號】    
   標籤: tags:

福康安是傅恆的第三子,乾隆帝孝賢皇后的內侄。福康安在兄弟中功勳最為卓著,地位最為顯赫。他從19歲開始戎馬生涯,一生轉戰南北,經歷了無數戰鬥,百戰百勝,是乾隆朝叱詫風雲的大將。
  
有人說,乾隆對福康安破格提拔是因為乾隆與福康安生母的私情,更有人說,福康安實際上就是乾隆帝的親生骨肉。但是,從其一生中的纍纍戰功中就不難發現,他的榮譽受之無愧。
  
乾隆三十七年,清兵再次進攻大小金川,乾隆四十九年,甘肅伊斯蘭教徒起義,乾隆五十二年,台灣林爽文起義,五十六年,尼泊爾廓爾喀族入侵,這四次戰爭福康安都親自參加,並指揮了後兩次戰爭,清軍都獲得了重大勝利,乾隆帝甚至要封福康安為王,但考慮到富察氏一們太盛,就沒有落實。但是,乾隆帝將三個六品官缺賞給福康安,讓他從家人中挑選。對他的恩眷可見一斑。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對尼泊爾王公的戰爭中,福康安曾經率兵打到加德滿都,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戰役,是使國人揚眉吐氣的戰役,因此,福康安也應歸於民族英雄之列,迎為名垂青史的將領。
  
與其父一樣,福康安也永久地留在了西南大地。乾隆六十年,福康安奉命帶兵與苗民作戰,初戰告捷,並被乾隆破格封為貝子,他是第一個宗室之外,活著被封為如此顯爵的人。但是就在成功指日可待的時候,嘉慶元年,由於長途跋涉,和緊張作戰,福康安病倒了,但他仍繼續督戰,於五月,病逝軍中。
  
乾隆帝萬分悲痛,追封福康安危郡王,並建立專祠以致祭。福康安戎馬一生,為國效力,特別是擊退廓爾喀族的入侵,安定邊疆的功績是永遠不會被磨滅的。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理論可以回答。歷史可以回答。歷史人物和人物歷史可以回答。突出的歷史人物和突出的人物歷史更可以回答。應當請出毛澤東,他是突出的歷史中突出的歷史人物。
  • 大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開埠功臣甲必丹葉亞來﹐逝世至今已119年﹒馬國華社團體于4月18日首次舉辦公祭活動﹐以喚醒民眾對這位歷史人物的注意﹒
  • 明清時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閃耀。其中有一位傳奇閨秀席氏女,因擅長畫蘭而以「佩蘭」為號。她不僅能教丈夫寫詩,雙雙結為人間詩侶;而且驚世駭俗,成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蘭,本名蕊珠,字韻芬,又號道華。她生於常熟望族,祖上世代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詩人吳偉業的外孫,有詩集四卷;兩位姑姑皆是閨秀詩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兩卷《綠窗小詠》,是家族引以為傲的才女。席佩蘭八九歲時,便熟讀《詩經》,以姑姑們為榜樣,鑽研詩藝,積澱了文思敏捷、辭令嫻雅的才華。
  • 明清之交的江南無錫,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煙波之風光,也有名流薈萃、詩賦鼎盛之風流。這片吳中繁華之鄉,在閨秀文學盛況空前的時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詩詞傳世的才女——顧貞立。
  • 「天地英靈之氣,不鍾於世之男子,而鍾於婦人。」明清以來,許多文人認同這一論點,重視女子才華,因而這一時期才女大量湧現,才女文學之繁榮,也大大超越以往的朝代。 古人品評明清才女,大多推舉商夫人為冠。這位商夫人,就是名重一時的江南賢媛商景蘭。富庶而風雅的江南大地,才、德、貌俱佳的名媛閨秀數不勝數,商夫人為何能居首位?她又具有怎樣的英靈之氣呢……
  • 在中國古代,像名醫扁鵲這樣對「病」與「死」有著極佳判斷力的醫生還有許多。本篇將介紹明朝醫籍中記載的幾位。
  • 西湖之畔,段家橋頭,有一處小攤格外引人矚目。攤位上擺著一幅幅頗具元人筆法的淡墨山水,畫作上題著娟秀的小楷——「黃媛介」,攤主恰恰是位布衣荊釵的少婦。一旦賺夠一日的生活費,她就匆匆收攤,不肯再作畫。 女子拋頭露面來養家糊口,在古代稱得上是一大奇聞。這位獨行特立的女子,正是晚明嘉興的名媛淑女黃媛介。她和姐姐黃媛貞,更是一對才女姐妹花。時人對她們有一段知名的評價……
  • 「我謝絮才,生長閨門,性耽書史,自慚巾幗,不愛鉛華……」一齣獨幕劇,一場獨角戲,吟唱著清代女子的才情與心志。這部雜劇名為《喬影》,甫問世就被之管弦,傳唱大江南北,其流行程度,頗似有井水處必歌柳永詞的盛況。
  • 在唐中宗、睿宗之時,武則天奪嫡之謀得逞,肆行不義之威,大唐的國祚差點脈斷武則天之手。然而就在睿宗被誣告「謀反」、命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一位忠臣義士捨命護主,忠義的魄力震懾奸逆,改變了逆亂之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