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結晶與中文繁體字

玉琳
font print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

4月17日,日本學者《水的信息》的作者江本勝博士應邀來美於西雅圖曉蘭社區學院的禮堂裡做了一次關於水結晶的報告。
  
在講座中,江本勝博士展示了「祈禱」的水結晶圖片,圖片中的水結晶如人雙手合十形狀。為甚麼當人祈禱時會雙手掌合在一起,幾乎這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民族的通性?沒有人規定這一習慣,而世世代代卻被延用下來?當江本勝博士問到這一問題時,大家都面面相覷。
  
江本勝博士說:我明白了為甚麼只有一隻手不能祈禱,只有當雙手合在一起時才能做到。我理解了我們的祖先,也許當他們接受造物主的慈悲的授予時,伸出雙手一邊接受,一邊祈禱,一邊感謝。
  
江本勝博士《水的信息》著作中描述的水結晶的奇妙結果已經在世界許多國家引起重視,他的專著及論文已經被翻譯成多種不同的語言。在他的研究結果中證明人的好的意念、善念會使水變得清潔、純淨,結晶美好。江本勝博士的實驗無疑在當今環境污染極其嚴重的時期,帶給人們許多希望。
  
水結晶的形成是在零下二十五度,需要約三個小時。江本勝博士強調做實驗的人心是否純淨、虔誠也決定試驗的結果。在他展示的一組照片中,有一張是一個美麗的結晶上印著一條歡騰的龍。他說:日本人相信龍是神,生活在水裡的龍,是水裡的神。當人問到他為甚麼五十個學生在教室上課,其中四十個患了感冒,而另外十個沒有時,他回答說,他認為那十個學生都有一個好的、善的、肯定的念頭。當記者問對中文的簡體與繁體字的結晶的比較時,他說,水結晶實驗結果的比較證明,中文的繁體字信息非常好,比如「愛」,繁體「愛」是用心,簡體「愛」是用友,而友誼不用心,沒有了愛原來的內涵。
  
江本勝博士的研究顯示,水是有生命的,也是有感知的。在他的《來自水的信息》一書的封面上寫到:「……美的語言文字創造美好的自然,醜陋的語言文字導致醜陋的自然,這是宇宙的法則。」

【明慧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
  • 古中國有個敬老孝親的傳統習俗,就是子女給年邁的父母做壽。即使平民百姓也會吃長壽麵、蒸壽桃(麵點),貼個窗花什麼的。富貴人家就講究了,《紅樓夢》裡賈母的80歲大壽,張燈結彩,大擺酒席,還有戲班子唱戲呢!
  • 分析這個人做這個事情的方法和過程、心理和動機。即使為惡的人,也要看他是迫於無奈還是心存惡念,抑或好心幹了壞事?至於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為善還是沽名釣譽。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陳宣帝陳頊像,出自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公有領域)
    《歷代名畫記》是唐代張彥遠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為後世研究中國美術史和傳統文化留下了寶貴的史料。
  • 康熙第三次下江南南巡時,經過南京,下榻在曹寅的江寧織造府。曹寅的嫡母孫氏,當年小玄燁的奶娘,出來給康熙磕頭。康熙當時拉著她的手,對周圍的臣工感慨道:此乃吾家老人也!當時正是春天,廳堂前有萱草盛開,康熙手書「萱瑞堂」,賜給他的孫氏奶娘。
  • 冥冥中有定數!唐代書生靈魂離體入了冥府,預知三年前程,還陽後果然靈驗!書生靈魂離體所見,只預見他此生未來生命之果而未得其因;觸發我們深入追索:命運安排的根據為何呢?那麼命運不好的,又怎樣能改命呢?
  • 有意思的是,子游問孝,孔子強調孝以恭敬為本(孝在於內心的敬愛);子夏問孝,孔子強調的則是外形(容色)的和悅。孔子的這些說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側重點不同,相互補充的,要貫通理解。
  • 「我以前,捉鮑魚在全個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門老一輩的人說起我的名字都認識,就是最會捉鮑魚那個!」年屆七旬的塔門原居民黎雄(雄哥)回憶童年時光,語氣頓時興奮了起來,「我們沒有東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魚、蝦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門島,千帆競發,漁獲滿滿,「我們吃不起麵包的,是吃鮑魚、吃海膽長大!」原來那時候的塔門,麵包比鮑魚還矜貴,真是讓筆者大開眼界。
  • 孔子為學日深。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至周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學《易》,窮理盡性,知天命之終始。這個時期,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也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但齊景公不能用孔子,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魯國。經過這些磨練,孔子對人生、時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說「四十不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