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俄州合法化 實行者甚少 患者道究竟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6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竹思編譯報導)俄勒岡州是美國唯一一個將安樂死合法化的州,《安樂死法案》允許醫生滿足病入膏肓但神志清醒的病人施行安樂死的要求。出乎意料的是自這一受爭議法案實行以來,要求和真正實行安樂死的病人並非如想像中的擠破門,紐約時報日前採訪了一些美國人的看法並分析了其中一些原因。

實行安樂死者甚少

美國舊金山一家上訴法院26日裁定,聯邦政府司法部長阿什克羅夫特(John Ashcroft)試圖阻止俄勒岡州施行安樂死的政令明顯缺乏國會授權,構成越權,俄勒岡州可繼續為晚期病人施行安樂死,《安樂死法案》也繼續被爭議。

據俄勒岡衛生部在3月公佈的數字,該州自1997年以來,在醫生協助下接受安樂死的晚期病人已有171人。同期患同樣疾病但死於其它原因的俄勒岡人為53,544。因此安樂死的病人只占很小比例,研究人員正試圖解開這個疑團。

希望控制命運之神

調查發現,許多患者說他們想要的不過是一個關於怎樣結束自己生命的選擇,一種企圖掌握冥冥之中不可知的命運的自控權。幾年來24小時通過鼻管吸氧氣對抗肺氣腫折磨的威爾遜(Arthur W. Wilson)正是這樣的例子。

「我沒有自殺傾向,我也不瘋。」這位86歲的老先生不得不頻繁停下咳嗽。死亡對於這位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的老兵並不陌生,現在他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但不是今天,也不會是明天,而是他認為應該的那一天,作為俄勒岡的居民,他可以有選擇。「當那一刻到來,我會去吞下那瓶致命藥,並說再見。」

看來並不憂鬱的威爾遜在大房子的各個房間裡設有運氧氣罐的塑料管系統,因此不必拖著那個笨傢伙到處走。他的想法代表了多數尋求安樂死病人的情況,在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精神病學教授關茲妮(Linda Ganzini)最近對35位收到開安樂死劑量藥物要求的醫生的調查中,醫生描述了其患者為「活躍」且「堅定」。在實行了安樂死的患者中,87%的人是安樂死不是因無法承受痛苦,而是出於對失去自控權的恐懼。

醫生的責任

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的放射腫瘤系主任史蒂文(Kenneth Stevens)醫生的妻子於1982年死於癌症。在她去世前幾個星期,一天她的醫生給她開一張很大劑量止痛藥的處方,這一暗示摧殘了她對醫生的信任,「他居然要我自殺。」她在史蒂文的幫助下坐進車裡時說。

現兼任「醫師的慈悲關心」組織主席的史蒂文認為協助自殺違犯醫學根本原則,「協助自殺與醫生治病救人的角色是不相容的。我學醫是為了助人,而不是給他們一劑藥讓他們死。」

「醫師的慈悲關心」反對安樂死,其成員是有宗教信仰人士,他們認為協助自殺違犯他們的宗教原則。有宗教信仰人士雖不能把自己的道德觀強加於急於脫離苦海的患者及安樂死的支持者,也許可以現身說法:用大量藥物並非安樂死的唯一途徑。

坦然面對生死

威爾遜先生的太太薇奧拉就有宗教信仰,她尊重先生的願望,但並不支持安樂死。「(安樂死)是他的事,不是我走的方式。」她說,「我認為,我生活在世直到我走都是有目地的。上帝對我有一個計劃,在他讓我走之前我會一直在這裡。」

但薇奧拉說她喜歡威爾遜先生希望有家庭成員在他身邊的想法,「那會是美好的, 你應該以慶祝生活代替對死亡的憂慮。」

事實上,許多西方有信仰者和東方的佛道修煉者都能在人生的最後一刻安詳離世,並不需藉助藥物,這種源自內心的安樂和平靜是讓人羨慕的。

老病死是人類永遠擺脫不了的煩惱,科學家一直掙扎控制這些因素卻仍無能為力。一些醫生希望幫助病人早些結束痛苦似乎出於好心;一些有宗教信仰人士強調道德的約束似乎也很有道理;政治家為了防止壞人鑽空子而把《安樂死法案》制定的天衣無縫好像更是考慮週到。而實際生活中,當人們有了選擇生死權時,絕大多數人的命運卻沒有因此而改變,這似乎是提醒大家很多事可能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西蘭法院判決安樂死的實施者有罪
造成人體不舒服、生病的六種邪氣(上)
中醫師回答你為什麼食物分寒熱
改掉這個習慣有助防胃癌 還能延年益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