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人間的曙光

唐朝佛像藝術(一)

王孟玲
font print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5日訊】綜觀五千年的中國歷史,無論是對內的經濟政治,還是對外的文化交流,唐代,都是無可取代的黃金盛朝! 人們不禁好奇,這個使外來人民崇敬的天朝,這個被中西亞諸國尊稱為天可汗、挾磅礡氣勢引領一代風華的泱泱大國,又是以何種宗教信仰,何種心靈歸宿,讓老百姓畏天敬神、從而約束自己,締造這輝煌燦爛的龐大盛世呢?

唐初雖因老子姓李名耳,尊其為始祖,而使道教一時風靡,但唐高祖實為一個佛教信徒,加上太宗雖尊道為先,日後卻更加虔誠禮佛,尤其玄奘遠赴天竺取經回國後,太宗對佛之尊敬更不減於道教。武則天更以佛教傳說加強自己身為女皇的地位。

也因唐代帝王大多尊於佛教,使得佛教儀禮影響人民生活深長久遠,並因此出現了許多如玄奘、慧能等諸位高僧法師。但是到了後來,由於當時社會上的各種教派繁複雜亂,無法將其至精至微的教義廣泛具體的發揚,使得末期門下的弟子心無正念,行為也逐漸悖離天道而行,不但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對宮廷亦無所貢獻,終於釀成唐武宗一舉滅佛的決心!

會昌五年,唐武宗於道士的煽動下,展開歷史上著名的滅佛之舉!這次滅佛共毀掉大中寺院四千六百多所、小廟四萬餘處、焚燒大量佛經、強迫僧尼還俗二十六萬五百餘人;並命令人民供養佛者,都改祭天尊老君,將佛教信仰全部改為道教,使得佛教勢力大為衰減。

雖然唐武宗的滅佛,為佛教帶來重大的打擊,但在佛像雕塑方面,由於經過南北朝中印雕塑藝術的交互融合及發展歷程,使得敦煌佛像的雕塑藝術在隋唐達到了高度成熟的狀態。

石窟的開鑿,首先起於北魏時期,而大多數的佛像、彩塑和壁畫則是在唐朝年間逐漸完成。歷經一個世紀之久的初唐,所留下的佛像雕刻,多集中在各地石窟寺中;數量之多,分布之廣,豐富多樣的內容,藝術水準的高明,都是歷史上空前絕後的。

初唐時期的佛像,保留著許多前朝的造型,大眼高鼻,面孔貌似西方胡人;身體動作的立體感與富有體積的做法,使人體比例雖然不盡準確,卻有一種樸拙的美感。

到了盛唐時期,由於中原文化的普及,直接影響到了敦煌的佛像藝術。因此,在盛唐出現的許多佛像,便漸漸具有中國人的面孔;端莊肅穆的面容,閃現聖潔光輝。相較於追求佛像繁複雕飾的其他朝代,唐朝的佛像,雖然少了誇張的綴飾,卻多了一份心靈的澄靜、一份純正的莊嚴,展現唐朝優雅恢宏的風範氣度。

例如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佛,此尊造像極為殊勝。命名為「盧舍那佛」,即佛光普照之意。一張豐腴秀美的臉龐,披著一襲簡單的袈裟,典雅澄淨、明麗秀致,所展現出尊者降世的軒昂氣宇,讓信眾不覺流露出對神佛的崇高敬意。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國演義》處處蘊含著古人的天機,只是我們有時會忽略那些東西,認為是迷信。劉備的坐騎叫「的盧」,人人都認為他妨主,以為不詳。可是真相卻像是龍馬,可以騰空。關鍵時刻救了劉備一命。
  • 明清之交的江南無錫,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煙波之風光,也有名流薈萃、詩賦鼎盛之風流。這片吳中繁華之鄉,在閨秀文學盛況空前的時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詩詞傳世的才女——顧貞立。
  • 「天地英靈之氣,不鍾於世之男子,而鍾於婦人。」明清以來,許多文人認同這一論點,重視女子才華,因而這一時期才女大量湧現,才女文學之繁榮,也大大超越以往的朝代。 古人品評明清才女,大多推舉商夫人為冠。這位商夫人,就是名重一時的江南賢媛商景蘭。富庶而風雅的江南大地,才、德、貌俱佳的名媛閨秀數不勝數,商夫人為何能居首位?她又具有怎樣的英靈之氣呢……
  • 伍子胥之父兄被楚平王殺害,他逃至吳國,說服吳王攻破楚國首都;越王句踐表面向吳求降,暗中發憤圖強,二十二年後一舉消滅吳國。
  • 在中國古代,像名醫扁鵲這樣對「病」與「死」有著極佳判斷力的醫生還有許多。本篇將介紹明朝醫籍中記載的幾位。
  • 西湖之畔,段家橋頭,有一處小攤格外引人矚目。攤位上擺著一幅幅頗具元人筆法的淡墨山水,畫作上題著娟秀的小楷——「黃媛介」,攤主恰恰是位布衣荊釵的少婦。一旦賺夠一日的生活費,她就匆匆收攤,不肯再作畫。 女子拋頭露面來養家糊口,在古代稱得上是一大奇聞。這位獨行特立的女子,正是晚明嘉興的名媛淑女黃媛介。她和姐姐黃媛貞,更是一對才女姐妹花。時人對她們有一段知名的評價……
  • 「我謝絮才,生長閨門,性耽書史,自慚巾幗,不愛鉛華……」一齣獨幕劇,一場獨角戲,吟唱著清代女子的才情與心志。這部雜劇名為《喬影》,甫問世就被之管弦,傳唱大江南北,其流行程度,頗似有井水處必歌柳永詞的盛況。
  • 曹操足智多謀,顏回大智若愚。
  • 在唐中宗、睿宗之時,武則天奪嫡之謀得逞,肆行不義之威,大唐的國祚差點脈斷武則天之手。然而就在睿宗被誣告「謀反」、命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一位忠臣義士捨命護主,忠義的魄力震懾奸逆,改變了逆亂之勢。
  • 炎帝幼女女娃溺死後化為精衛鳥,銜西山的木石填東海;麻姑成仙後,曾經歷東海三次變成桑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