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汪道涵走了﹐候補國師來了

林保華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月14日訊】 中國海協會會長汪道涵病逝﹐兩岸同表惋惜。汪道涵號稱“國師”﹐他的追悼會江澤民親自出席﹐也似乎有國師的味道。其實之所以有這個稱號﹐乃因他出身中共第三野戰軍前身的新四軍﹐是江澤民自認的“養父”江上青的戰友。特別是六四後江澤民獲陳雲﹑李先念推薦為總書記﹐然而權力基礎不穩固﹐在汪道涵通過三野派系的張愛萍﹑張震諸軍頭保駕之下﹐才得以鬥垮楊家將掌握軍權而成為“江核心”。從這個角度來說﹐汪道涵縱有滿腹經綸﹐也根本不是江澤民的甚麼國師﹐只是他的公關主任﹐充其量也只是“恩師”。因為實在看不出江澤民的“國策”中哪一點出自汪道涵的腦瓜。汪道涵被任命海協會會長﹐應該對解決兩岸問題有獨到之處﹐並為國家所接納﹐然而實際上又非如此。

汪道涵在擔任海協會會長時﹐在私下提出過“一個中國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是指中華民國,而是兩岸同胞共同締造的新中國”﹐但被官方否認。就是胡錦濤當政﹐也還沒有擺脫“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代表”的陳詞濫調。而汪道涵最終不能到台灣來﹐也是江澤民﹑胡錦濤的阻撓。這樣的國師去世﹐對中共的政策不會有甚麼影響﹐因為他早就沒有任何影響。從中共當局拒絕台灣海基會派人去弔唁就可以知道胡錦濤仍然拒絕與台灣民選政府打交道﹐而這是美國政府一直要求北京去做的。只拉攏反對派而拒絕與政府接觸﹐這種分化台灣的伎倆﹐怎麼能使兩岸關係真正緩和呢﹖

在汪道涵去世後﹐被排上“候補國師”而可能頂替的有以下兩個﹕

一﹐錢其琛。他被譽為中共的外交“教父”﹐這是馬屁之論。中共的真正外交教父是周恩來。而且錢其琛只擅長外交工作而已﹐與充滿智慧與學問之“師”相差何其遠哉﹖

二﹐鄭必堅。比起錢其琛﹐他的確是智囊性人物﹐曾為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出謀劃策﹐現在為胡錦濤服務。不過﹐為四個不同意識形態與作風的主子服務﹐怎能叫“國師”﹖江澤民時代他提出“和平崛起”的口號﹐以掩飾“恐怖崛起”的真面目。現在連“崛起”也少提了﹐改為“和平發展”。是否有潛在的國師與他唱對台﹖
有沒有潛在的國師呢﹖胡錦濤上台後﹐第一把火就是以紀念憲法來強調法治。因此法律專家吃香起來。

曾經擔任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所長的夏勇﹐被視為為國家領導人授課的中央智囊專家之一﹐也是2000年“中國青年”雜誌評選“可能影響21世紀中國的一百位青年人物”之一。2004年春天中共派他到香港“護法”﹐讓他經受磨煉﹐以取代已經凋零的老護法﹔去年六月又獲委擔任國家保密局局長﹐九月就高調宣佈因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員死亡人數以及相關情況不再保密﹐給人一種“開明”的形象﹐還認為他會有其他作為。可惜後來他再沒有甚麼表現﹐而中國的自然災害往往同“人禍”連在一起﹐因此是否可以“開放”又成另外的問題了。而“泄露國家機密”至今仍是中共判決政治犯的最佳借口。

不過如果給領導上課就是“國師”﹐那也太濫了。 “中國青年報”去年十一月報導,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法學教授周葉中及其學生合著的“共和主義之憲政解讀”一書,被指控抄襲了王天成在數年前發表的兩篇論文。周葉中曾於2002年在中南海為胡錦濤上台後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作過憲法輔導報告。國師造假﹐只能教出善於弄虛作假的國家領導人了。

其實﹐對一個共產國家來說﹐“國師”這名詞令人噴飯。因為他們黨國不分﹐因此只有“黨師”而沒有國師。當年“四個偉大”(偉大領袖﹑偉大導師﹑偉大統帥﹑偉大舵手)的毛澤東對美國記者斯諾坦誠他最喜歡的還是“導師”的稱號。也就是自己就是國師。

的確﹐歷屆中共的“最高”﹐必然有自己的理論而自成“國師”。華國鋒是“兩個凡是”﹔鄧小平是“不管黑貓白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江澤民則是“三個代表”。胡錦濤坐上大位不久﹐他的理論還在摸索中﹐開始是“新三民主義”﹐現在換為“和諧社會”。國師就是他自己﹐決不會讓其他野心家奪去這個桂冠。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評論員林保華所做的評論)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林保華:民進黨四大天王與派系互動
【專欄】林保華:汪道涵枉稱「國師」
【專欄】林保華﹕外交官難過美人關
林保華:聯共制台就是政變手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