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

【大紀元11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拜倫2006年11月12日香港報導)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21個成員11月中旬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年度會議。亞太經合會計劃到2010年建立一個亞太自由貿易區,但是觀察人士對這個目標能否按時實現持懷疑態度。自從世界貿易組織的全球貿易談判破裂以來,亞太經合組織在推動自由貿易方面也受到巨大壓力。

*自由貿易進展緩慢*

亞太經合組織成員12年前達成協議,決定從2010年起建立一個跨越太平洋的自由貿易區。可是迄今為止,這條路並不平坦。有些政府竭盡全力利用貿易壁壘來保護自己國家特定的經濟部門,比如農業部門,防止他們受到外來競爭的威脅。

自由貿易進展緩慢導致亞太經合組織的一些成員開始跟各自主要的貿易夥伴展開雙邊談判,謀求達成互惠協議。而其他成員,比如東南亞國家聯盟、日本、韓國和中國,正著手謀求建立他們自己的自由貿易區。

可是貿易專家指出,這種安排會造成一種排外的貿易集團,有損於亞太經合組織在21個成員之間擴張貿易的目標。

專家還表示,今年世貿組織的多哈回合自由貿易談判破裂對亞太經合組織自由貿易談判的影響也是不利的。

*世貿談判擱淺原因*

亞太經合組織的商業顧問委員會在高峰會前一個月發佈的一份報告中,呼籲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重新評估他們在世貿組織中的立場,幫助推進談判的進展。

世貿組織談判擱淺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經濟發達國家比如美國和歐盟國家在一些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意見,這些問題包括髮達國家應該減少多少農業補貼,以及發展中國家應該開放多少市場等等。

*世貿談判對亞太國家的意義*

陳善強是亞太經合組織商業委員會駐河內的執行主任。他說世貿談判對許多亞太經合組織國家的經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陳善強表示,任何自由貿易協議的擱淺都會傷害到那些需要在外國市場推銷商品的經濟體。

陳善強說:“它對地區總體經濟產生的影響將會非常壞。我們希望得到亞太經合組織一些有實力的成員國的政治支持,以使多哈回合談判起死回生。”

*雙邊貿易互惠協議*

隨著越來越多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謀求達成雙邊互惠貿易協議,專家表示,這樣做會對其它國家造成壓力使他們也被迫跟進。比如新加坡已經和主要貿易夥伴美國、日本和歐盟達成了至少10項自由貿易協議。

陳善強說,這些協議的激增使商業操作變得更複雜,成本也更高,而且給貿易交往增加了更多的繁文縟節。

*瑟爾沃爾:亞太組織應發揮更大作用*

馬克.瑟爾沃爾是澳大利亞民間政策研究機構羅伊研究所的國際經濟專家。他表示,亞太經合組織應該在解決這些問題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他說:“現在需要一些區域性組織一起來監督,把這些前後不一致的地方理順,然後制定一些更連貫的政策。亞太經合組織的最大優勢是把美國也包括進來。美國是東亞各國最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亞太自由貿易區*

一些專家和商界領袖也表示,亞太經合組織現在應該開始實施12年前提出的方案,在亞太地區建立一個可以把所有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包括進去的自由貿易區,以便把現有的所有雙邊和區域協議合併起來。這樣將創建出一個代表著世界經濟的60%、全世界最大的貿易區之一。

馬克.瑟爾沃爾說,這個自由貿易區的形成將把那些亞太經合組織外的國家排除在外,這樣就會促使他們有動力重新開始世貿的談判。

他說:“因為這個組織實在太大了,這就會促使那些亞太經合組織以外的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重新激發對多哈回合談判的積極性。”

*只剩4年時間*

但是專家警告說,這麼龐大的一個整體也可能面臨同樣那些讓世貿談判緩慢下來的障礙,比如一些成員國不願意開放一些富有政治敏感性的市場。

現在離亞太經合組織設定的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最後期限只有4年時間了,專家和商界領袖們都認為,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在這次河內會議上需要做出承諾促進貿易,否則的話,促進全球商貿活動的努力可能進一步減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本與東協同意研究成立亞洲自由貿易區構想
東協重申東協加三自貿談判先於東協加六
德國醞釀成立歐美自由貿易區
德國總理梅克爾暗中推動美歐自由貿易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