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0大河流 面臨空前危機

人氣 31
標籤:

【大紀元3月20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the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在世界水日(3月22日)來臨之前公佈10大瀕臨危機河流,其中亞洲就佔有包括長江在內的5條主要河流。WWF還表示,河流危機與氣候變化問題同樣嚴重。

WWF 20日發表報告指出,由於興建水壩、環境污染、過度抽取地下水及氣候變遷等等因素的影響,全球河流面臨空前危機,造成河水嚴重缺短,多種淡水生物面臨絕種威脅,其中又以亞洲地區最為嚴重。

在世界自然基金會公佈的10大瀕危河流中,亞洲就佔了5條河流,分別是:長江、怒江、印度河、恆河以及湄公河─瀾滄江流域。這5大流域總共供應了大約8億7千萬人口的用水。

另外5條河分別是北美洲的格蘭德河(Rio Grande/Rio Bravo)、拉丁美洲的拉普拉塔河(La Plata)、中歐的多瑙河(the Danube)、非洲維多利亞湖的尼羅河─維多利亞湖(Nile-Lake Victoria)、澳洲的墨累河及其支流達令河(Murray-Darling)等。

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出,由於水力發電被認為是一種「乾淨」的能源,因此世界各國紛紛開發水庫,結果造成河流遭攔阻、多種淡水魚面臨絕種等等生態問題。

WWF特別提到,由於受到工業急速、大規模的發展及國內其它因素的影響,,中國的長江流域正面臨史無前例的嚴重污染,過去幾十年裡長江的污染程度加劇7成,是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河流。

報告說,現今中國全部工業廢料及污水,幾近一半是排入長江裡。在全球最大水利工程的三峽大壩內,水庫底部充斥各種垃圾、船隻污水、豬及其他動物的排泄物、工廠、醫院及礦場的有毒或輻射性廢料,造成嚴重污染。

中國水利當局去年9月發表的報告中指出,長江污染在加劇,威脅流域500多個城市的居民飲水源。此外,由於過度抽水、污染和養殖場污染等原因,中國75%的自然湖泊都被藻類生長物污染,湖泊逐年消失。

報告指出,多瑙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之一,然而,河上的水壩已使該流域80%的濕地和漫灘遭到破壞。印度河由於農業灌溉抽水過度,已面臨水量不足問題,而氣候變暖正在加劇這一問題。

WWF表示,世界面臨著嚴重的飲用水危機,這個危機有可能與氣候變化同樣具毀滅性。他還指出,在各國政府重視氣候變化問題的同時,也必須關注飲用水危機並立刻採取行動。@(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發展的代價-走訪廣東「癌症村」
坎培拉墨累達令河會談沒有達成協議
華風:話年
外電評論:全球水資源危機深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