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元甫醫學園地】糖尿病前趨症

王元甫 內科專科醫師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糖尿病前趨症(pre-diabetes)是一個新的醫學名詞,用它來包含以前就已存在的兩種臨床病症:(1)空腹葡萄糖障礙(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2)葡萄糖耐量異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舊的名詞雖然能確切表達病症的病理特性,但是一般人不容易瞭解;而“糖尿病前趨症”則能夠明確表示它是糖尿病發病之前的臨床狀態。

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的統計,在美國有2080萬的糖尿病患者(人口的7%),而糖尿病前趨症的患者更多有5400萬,是糖尿病患者的2.5倍。研究顯示,大部分糖尿病前趨症的患者在10年內會轉變成第2型糖尿病;令人欣慰的是,如果糖尿病前趨症經過治療,就有可能避免或延緩轉變成第2型糖尿病。

診斷標準

血漿的葡萄糖濃度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但又比正常血糖值為高,就稱為糖尿病前趨症。糖尿病前趨症又可依檢驗方法分成兩種:
(1)空腹葡萄糖障礙:空腹八小時以上,血漿葡萄糖濃度大於100mg/dl但小於125mg/dl。
(2)葡萄糖耐量異常:空腹八小時以上,服用75公克葡萄糖二小時後的血漿葡萄糖濃度大於14Omg/dl但小於199mg/dl。

臨床意義

為什麼糖尿病前趨症在臨床上會受到相當的重視呢?有下列三項理由:
(1)糖尿病前趨症極有可能發展成第2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趨症是一個臨床上的警訊,表示得到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高。根據研究顯示,每年大約有11% 糖尿病前趨症的患者變成第2型糖尿病,並且大部分糖尿病前趨症的患者在10年內都會轉變為第2型糖尿病。
(2)糖尿病前趨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與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事實上,在糖尿病前趨症的階段就已存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1.5倍(相較於糖尿病階段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4倍)。同樣地,糖尿病前趨症也會增加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3)生活型態的改善(lifestyle modifications)有可能避免或延緩糖尿病前趨症變成第2型糖尿病。
生活型態的改善(包括減輕5–10%的體重與每週有150分鐘的適度運動)就有可能使糖尿病前趨症的患者血糖恢復正常,如此就可以避免或延緩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

病理

根據針對美國人的調查統計,大約有1/3(620萬)第2型糖尿病的患者沒有被診斷出來。主要是因為在第2型糖尿病的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的症狀,如果有可能只是容易疲倦,糖尿病前趨症也有相同的情形。

為什麼會沒有症狀呢?糖尿病前趨症與第2型糖尿病初期的主要病理缺陷是因為肥胖所引起的胰島素抗拒性,這時胰臟的β細胞會有代償現象,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使血糖仍維持正常,所以一般並沒有高血糖的症狀。

當有高血糖症狀(多尿、多渴、無法解釋的體重減輕)時,通常已到了第2型糖尿病的中期,此時胰臟的β細胞已發生變性,分泌胰島素的功能降低,導致血糖升高,這時病人的體重開始減輕,並不如以往的肥胖。

在只有胰島素抗拒性的階段,疾病狀態是可逆的,亦即經過治療,可恢復到正常;然而如果胰臟的β細胞已經發生變性(分泌胰島素的功能降低),疾病狀態是不可逆的,亦即雖然經過治療,也不能恢復到正常狀態,所以必須把握“可逆階段” 的治療黃金時機。

很多糖尿病前趨症與第2型糖尿病初期的患者都沒有症狀,所以必須靠血糖篩檢才能診斷出來。糖尿病前趨症與第2型糖尿病都有相同的發病危險因子:
(1)體重過重,尤其是腹部肥胖,
(2)缺少活動,
(3)年紀(大於45歲必須接受血糖篩檢),
(4)一等親有第2型糖尿病史(父母或兄弟姊妹),
(5)高危險種族(非洲、拉丁美洲、亞洲裔、太平洋島民),
(6)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曾經生產過大於9英磅的嬰兒,
(7)多囊卵巢症候群,
(8)先前檢驗出空腹葡萄糖障礙或葡萄糖耐量異常,
(9)高血壓(140/90 mmHg或正在接受高血壓的治療),
(10)血脂異常(高密度膽固醇濃度≦35 mg/dl或三酸甘油脂≧250 mg/dl),
(11)有心血管疾病的病史。

治療

(一)生活型態的改善:治療的最好方法是生活型態的改善,除了戒菸之外,還包括下列兩種方法。
(1)減重:運動與飲食控制(低熱量、低脂肪)是首選的方法。
(2)運動:美國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建議持續地中度運動,例如每天30分鐘快走,每週至少5天,達到每週有150分鐘的運動量。
有兩項臨床研究(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和Finnish 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均證實生活型態的改善在4年內可使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降低58%。

(二)藥物治療
(1)臨床研究發現有預防或延緩糖尿病發生的藥物:metformin、acarbose、 orlistat、rosiglitazone。
(2)2007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在一次會議中做出結論,metformin (Glucophage) 是目前唯一被建議用來預防第2型糖尿病發生的藥物,並且應用在非常高危險的病人(同時有空腹葡萄糖障礙和葡萄糖耐量異常,還有最少其他一項糖尿病危險因子)

結語
糖尿病前趨症通常沒有症狀,必須靠血糖篩檢來診斷;臨床上最值得我們重視的有兩點:(1)它極有可能會演變成第2型糖尿病;(2)它是一種可逆性的狀態,亦即經過治療(生活型態的改善、藥物)有可能避免或延緩發展成第2型糖尿病。@*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