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N世代消費者參與行銷信息的建立

網路新人類正在改變你的世界(7)

唐.泰普史考特

標籤:

企業可以靠著上線,傾聽消費者對其產品或服務的意見,並因而結交許多朋友。舉例來說,顧客對產品的評論常常可以大幅提升銷售業績。

調查資料顯示:只有四分之一的線上網路零售業者在自己的網站上提供空間,設置顧客評分和評論專欄,其餘的企業則白白浪費掉這大好的促銷良機。

因為大約60% 的N世代說:網路上的顧客評論對他們的採購決策有重大的影響力;而全球知名的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 Research 公司的調查也顯示:在設有「顧客評分和評論專欄」的網路零售業者當中,有96% 同意:這一招大幅改善了「顧客寵顧」比率(顯然是由網路轉換而來的產品或服務實際採購行為)。

CompUSA 是美國首屈一指的電子產品零售業者,在它決定整合「顧客評分系統」到網站上之後,立即感受到此系統所造成的利益:經由蒐尋相關「顧客評論」而進入CompUSA 網站的顧客,其採購金額就是比其他上網消費者多出50% 以上。

但是對產品或服務的負面評論會產生什麼不良後果呢?許多廠商說:還未發生不良公關宣傳的情況。一些消費者觀感不佳的「病毒」廣告影片也似乎證明這些廠商的說法。

譬如,從福特汽車公司所推出的《SportKa 小型車殺鳥和殺貓廣告篇》到固特異(Goodyear )輪胎公司所推出的《少年被自己的車子撞傷》等影片或許都惹出一些爭議,也被批評品味很差,但是它們卻刺激了網友彼此分享的衝動,於是在網路上大量傳播(重點是這些廣告片內容務必幽默風趣)。

有些公司的廣告片透過令人吃驚的誇張行為來撩撥顧客的好奇心,譬如,《卡西凱(Qashqai )汽車競賽》(qashqaicargames.Com )影片。

但是引發爭議與欺騙是完全不同的兩檔事,許多網路使用者就非常反對「假的網路草根舉動」(astroturfing)— —張貼在網站上的信息看起來好像是來自草根群眾,但事實上是偽造的假資訊(此名詞的字源來自「人工草皮」(astroturf ))。

舉例來說,有一對夫妻的部落作品說自己將休旅車停駐在沃爾瑪(Wal-Mart )超市的停車場上過了好幾夜,後來被發現這支廣告片是網路行銷公司Edelman 拍攝的。

這當然引發大眾的憤怒抗議。可是如果「假的網路草根舉動」純粹只是個人行為時,大眾看起來會比較體諒、比較有寬容心,有一位自稱為「寂寞15 歲女孩」(LonelyGirl15 )的網友使用YouTube 公布了一系列神祕故事,但後來被拆穿一切都是造假,她真正的身份是女演員,在劇中扮演菩莉(Bree )這個角色。

真相大白之後,有一些網友從此拒絕觀看這部「影集」,但是有許多人卻照常繼續追蹤這部虛構故事長達兩年。到目前為止,「寂寞15 歲女孩」的收視率已高達2,300 萬人次。顯然早期對這部影片真偽的辯論反而吸收了更多網友的興趣與青睞。

在考慮進行「口碑」行銷時,企業務必一方面提升好口碑,同時在另一方面盡力減少壞的流言。倫敦政經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的保羅‧馬斯登(Paul Marsden )博士和他的同事研究發現:好壞兩種口耳相傳的流言都可以用來預測企業的業績成長。

馬斯登說:推薦某一品牌的評分(請受訪者就0—10 打一個分數)每增加7% ,業績成長率大約會提升1% ;但是每消除2% 壞流言的得分則可以增加1% 業績成長率。

這個研究賦予「口頭宣傳」一定的經濟價值:推薦品牌的可能性每提高1% ,銷售金額約可提高173 萬美元;相對的,每減少負面批評1% 則銷售業績可提高488 萬美元。後面這個數字提醒許多企業:對抗負面形象的衝擊應該是企業可努力的最優秀起點。

找出真正願意傳播信息的人

資訊超載已經使得開發利用主流集體意識的困難度愈來愈高,但是,顧客還是喜歡表達他們對某項產品或服務的滿意情形,這種動能會強化一家企業的正面形象。

傑佛瑞‧墨爾(Geoffrey Moore )所寫的《跨越鴻溝》(Crossing the Chasm) 一書在1990 年代很快速闖紅,變成了高科技業行銷專家的聖經。

他在書中極力推薦大家採用羅傑斯(Rogers )的「創新擴散理論」(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ory )來協助處理與主流意識掛勾的問題,因為他認為:新產品推廣成功的最關鍵階段就發生在如何從「早期使用者」轉移到「早期眾多客戶」這段期間,這是為什麼他將這段期間命名為產品採用階段的「鴻溝」。

雖然「早期使用者」(有遠見者)經常很熱中分享某一產品的資訊,也很樂意代為宣傳,但是僅靠他們的背書卻很難引導出「早期眾多客戶」(傾向於在產品得到一切功能良好的證明後才開始使用的「務實主義者」)的採用意願。

墨爾認為:跨越此「鴻溝」的答案就在針對這群「務實主義者」當中的某個利基市場,提供「全產品」(whole product)— —早期採用者不會需要全產品,他們只要你提供核心產品,剩下來的,就由他們自己發揮想像力找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只要成功打開一小塊利基市場,就能利用這邊的成績來開發另一個利基市場,進而創造出骨牌效應。

這個策略對想在「網影響網路」(n-.uence networks )當中塑造形象和意見的企業具有相當大的含意:不要直接針對主流市場發動宣傳攻勢,比較聰明的做法反而是選擇企業影響力容易生根的利基市場來做行銷;因為你一旦打進去這些體積較小的利基市場,除了容易鞏固和防守之外,它也比較不那麼複雜,可以允許企業和顧客充份了解彼此的關係。

最近以鼓吹和協助創作「第二代網路」(Web 2.0 )這個名詞而聞名全球的「歐雷力媒體」(O’Reilly Media )就很成功地使用了這個策略。

歐雷力媒體在報導「科技和電腦玩家」(techgeek )社群方面一直有良好的記錄表現,它就利用自己與這個大社群的關係來「突擊」新的次級社群——在它們剛剛成形的初期——其作法是出版書籍和主辦研討會。

最近的例子是它建基於《Make magazine 》的成功,再延伸開辦了另一份姊妹雜誌《Craft: magazine 》,專門教導科技天才或怪胎們如何享受美食和生活——誠如《新聞週刊》(Newsweek)經濟學家史蒂芬‧李維(Stephen Levy )所說的:討論主題圍繞在瑪莎‧史都華(Martha Stewart ,美國美食生活名人)式的名流生活。

歐雷力媒體與這些專業社群的關係讓它有絕佳的機會鑑識出新的利基市場並在這些社群中開拓出深具影響力的地位。

如果這些利基社群認為這個信息很珍貴,他們會馬上傳播給自己的朋友,於是信息就會像病毒般或野火般迅速擴散開來。一支信息要從星星之火變成燒遍整個原野的大火,必須能點燃熱情的對話——其感染力經常來自出人意表的細膩動作和非凡的創意。

舉本田汽車(Honda )公司所製作的《齒輪》(Cog )廣告片為例,這支影片就完全以汽車零件的互相碰撞,安排出非常錯綜複雜、而且小題大作的連鎖反應。雖然影片可能使用了一些特殊的影視效果,但是其吸引力泰半來自拍攝這支電影所下的功夫:整整花了五個月時間,拍攝了606 捲影片。

保羅‧馬斯登為「有感染力的信息」列出十項重要元素。

1. 卓越:被認為是同類中最佳的代表作

2. 獨特性:很清楚的、獨一無二的差異化

3. 美觀:可以立即查覺的美學吸引力

4. 聯結:創造出正面的聯想和結盟

5. 承諾:強化情緒上的參與

6. 意義深遠的價值:有明顯的信號可讓使用者感受到其價值

7. 功能價值:可滿足功能上的需求

8. 鄉愁的價值:喚醒情緒上的連結感

9. 人格化:有特色和個性

10. 成本:可感受到的金錢價值@待續…

摘編自 《N世代衝撞》 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線上通訊服務竄起  駭客發動木馬竊聽攻擊 
部落格吸金術(6)
小企業愛地球也能賺大錢(5)
奧美大師傳授直效&網路行銷秘訣(4)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