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正梁:奧巴馬對林肯的致敬

鄧正梁

【大紀元2月4日訊】奧巴馬對林肯的崇拜是可以理解的。奧巴馬認為林肯解放了黑奴,才有今日美國的格局。林肯從默默無聞,靠著誠實毅力與智慧,一步步邁向總統之路,與他當初決意競選總統時頗為相似。林肯選總統時,沒有專車,只是買票乘車。每到一站,朋友們就為他準備好一輛耕地用的馬拉車。他便站在車上,開始了競賽演說:「有人寫信問我有多少財產。我有一位妻子和一個兒子,都是無價之寶。此外,還租有一個辦公室,室內有桌子一張,椅子三把,牆角還有大書架一個,架子上的書值得每人一讀。我本人既窮又瘦,臉蛋很長,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甚麼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們。」

林肯出生在美國一個貧窮的農家。他從小幫助家裏割草、砍樹、開荒和種莊稼,他斷斷續續上過不到一年的學,學問主要靠刻苦自修。所以他說他的學問是「隨手撿來」的,在他二十七歲那年,林肯通過考試取得當律師的資格。林肯雖然其貌不揚,但他慈祥的面龐讓人有一種父執輩的親切感,他非常的聰穎,極富耐心和同情心。

林肯的精神影響著奧巴馬,他在宣誓就任美國第44屆總統時,妻子米歇爾手持的《聖經》正是林肯於1861年就職時所使用的那本,奧巴馬除了援引林肯一八六三年的蓋茨堡演說內文「自由新生」做為就職大典的主題外,更在搭乘火車前往華府時重踏林肯步伐,選在林肯紀念堂舉辦就職前夕音樂會,就職午宴選用林肯當年的菜色,就職演說也援引林肯精神。歐巴馬是一位徹頭徹尾的林肯迷,林肯的精神楷模、人格規範、處事精神與態度,處處影響著這位新誕生總統的心靈。

林肯於一八六五年四月十四日在華府福特戲院遇刺以來,美國人民幾乎每天都在紀念林肯,他為美國政治創造了道德制高點,也為美國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內涵和人道主義的養分。林肯為了國家的統一和真正落實「人生而平等」的崇高理想,被迫進行美國歷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

林肯一生一直多愁善感、充滿哀傷之情,對黑人、對內戰的傷患戰士及陣亡家屬,特加關懷。他對弱勢族群展現的人道關懷,沒有一個總統比得上他,奧巴馬在就職演說上,提到恢復固有的傳統美德與精神:「辛勤工作和誠實、勇氣和公平競爭、容忍和好奇心、忠實和愛國心。這些價值是真實的。」奧巴馬的言詞很能打動人,其內心似乎不斷對當年的第十六任總統發出最高的敬意。(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美商務部長人選 奧巴馬明提名共和黨員葛瑞格
【熱點互動】奧巴馬新政與中美關係(1)
美8000億刺激經濟計劃 歐盟警告:危險
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奧巴馬受歡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