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 華人洗衣店生意凋零

人氣 6

【大紀元9月30日訊】據New America Media 消息﹐由於經濟不景氣﹐舊金山市的小商業大受影響。眾多華人經營的洗衣店亦連番受挫,部分洗衣店的生意額更急跌四成,讓華人店主感概生意難做之餘,還要推出折扣和延長工作時間,來滿足顧客所需。

在舊金山市華埠和金融區交界經營了30年洗衣店的天虹洗衣店東主陳女士(Betty Chan)形容,生意自金融海嘯以來急降四成,令人擔心。陳女士認為,地理位置是一個重要因素。她說,由於她的洗衣店靠近金融區,早上有不少白領人士在上班前放下要洗的西裝和襯衣,然後再下班時順道拿回。可是,自金融海嘯發生後,陳發現顧客數量大幅減少,相信有些被裁員,有些則減少了光顧次數。

在靠近市中心的Nob Hill社區經營了12年洗衣店的J&M洗衣店東主朱女士(Michelle Zhu)亦有同感。她說,她的店附近居住了很多單身和高學歷的年輕人,他們一旦在舊金山市失去工作,便會遷居往其它城市,生意便因此流失。朱女士說:「以往每週光顧我的客人被裁員了﹐他們不再需要洗燙西裝。 有些客人更從此沒有再見過。」

相反﹐在較多中上家庭居住的烈治文區經營洗衣店的李氏則發現生意額下降一成,雖然打擊較少,但仍影響生計。

朱女士說,經營洗衣店12年來, 從未見過生意如此差。除普通洗燙生意減少外,以每磅重量計算的洗衣和摺衣服務(wash and fold services)更是無人問津。她說:「經濟好時, 他們忙於賺錢﹐周末又要出外應酬玩樂,根本不會花時間洗衣服,但現時經濟不景, 很多人被裁減工作時間, 便自己動起手來洗衣服。」

此外,朱女士亦發現顧客多主動要求折扣優惠。為留住客人, 朱女士通常給常客減半成至一成的折扣價。但有其他店主認為,給予折扣未能吸引更多客人﹐ 因為顧客的心態不是要比較價錢﹐而是不想花費任何支出在洗燙服務上。

陳表示﹐過去數年貨品價格上升時﹐她仍然維持在同一價格﹐因此再沒有調整空間﹐加上每月還要繳付店租﹐保險和其它必要支出。

不過, 陳發現,雖然她的營業額減少﹐但工作量卻不減。她說﹕「衣服都比以前髒﹐我看到衣領發黑的位置就知道他們把襯衣穿多於一天。」 因此﹐陳比以前用更多時間﹑水和洗衣液來清洗衣服﹐ 使其財政預算變得更緊缺。

可是﹐縱然已用盡力為客人服務﹐陳還是接到客人投訴﹐說她沒把衣服徹底清潔。陳女士表示即使遇上這種情形﹐ 她也只好接受,把衣服再洗一次﹐因為她實在不能再失去任何一個顧客。

朱女士亦苦笑說, 扣除所有支出後,自己已所餘無幾, 平常跟家人不會出外用膳,也減少不必要的支出。

其實,除了華人洗衣店生意大受影響外, 其他少數族裔經營的小商業也無一幸免,當中包括拉丁裔移民經營的餐廳和越南裔經營的修甲店。

正如位於舊金山市米慎區的Taquer a Vallarta墨西哥餐廳收銀員Alisa Berea所說:「生意沒錯是減少了,但人流量卻不減反升,問題是顧客減少了食物的分量。」不少拉丁餐廳東主也發現有同樣情況出現,顧客購買食物時傾向選擇價錢較便宜的墨西哥薄餅,放棄了以往喜歡的牛排或蝦拌飯套餐,有時甚至不會按菜單點菜,只會買一些價格維持在一至三元的伴菜。

眾多越裔移民從事的修甲行業也在經歷寒冬期。屋崙修甲店Susan’s Nail東主Susan Le表示, 以往每天的營業額為200至300元,現時急跌至10至30元,更有試過一天只修了兩隻指甲,有六元收入。有其他店主更承認修甲店正在虧蝕中,暫時只靠另一伴的收入支持,有的更要結束營業或結束部分分店。◇
(本文由New America Media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Know Why 新創業家!(4)
費城唐人街 公寓房一花獨秀
澳公司總裁大幅加薪惹怒工會
前市長郭德華挺雅斯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