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破五
黃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也稱「忌針節」....
除夕
一年的最後一天為什麼要除,除什麼?原來古人在這一年的最後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
過年的來歷
過年,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相傳人們之所以把這個節日叫過年還來源於萬年曆法....
過年重頭戲 除夕慶團圓
自古以來,在除夕夜之前,華人每家每戶無不忙碌於大掃除、布置以及置辦年貨。
掃除  蒸粿  辦年貨
在黃曆臘月二十四日送神以後,因為年關已近,家家戶戶都十分忙碌,忙著大掃除、忙著採買年貨、所以有「掃除」、俗稱「拂塵」,將家內家外洗刷一新意著除舊佈新,將舊年的一切晦氣除去...
過年接玉皇
黃曆十二月二十五日,玉皇大帝下界的日子,所以人們都要誠懇地迎接玉皇大帝...
稱雞為「五德之禽」,所以大年初一便被定為雞日....
祭灶神的由來
臘八之後的臘月二十三也是一個大節,俗話說:「新年頭,舊年尾」。因此,人們特別的重視,因為它是一年最重大的日子,「送神」就開始了...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許多關於過年時的種種禁忌,從祖輩上世代相傳下來,含藏趨吉避凶的關照。
祭灶節
祭灶節就是祭祀灶君的節日,黃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過祭灶節,俗稱過小年...
臘八節典故
黃曆的十二月又稱為臘月,臘八就是指黃曆的十二月八日,為甚麼稱為臘月呢?因為臘的本義......
不要認為中國黃曆十一月的冬至只是一個節氣,其實在古代它更是重要節日,俗稱「冬節」...
兔兒爺是老北京的中秋傳統吉祥物,起源大約在明末。兔兒爺可不是指凡間的家畜,也不是野兔,而是廣寒宮裏的玉兔。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大紀元記者王文君、佚名綜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每當黃曆八月十五,都是觸動詩人墨客興致勃發、借月抒情的時刻。有風花雪月的清雅悠閒,登高遠眺的磅氣勢;亦有睹月思人的情懷,和鬱鬱不得志的愁緒。
黃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古往今來,民間流傳著許許多多關於中秋茶與月的美麗傳說,但在雲南某地,流傳的卻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中秋月滿,清菊盛開、如月倒影,映在花器中,真有令人想翫月一翻的感受。插花者孕育花的第二生命,王國忠是一位喜愛拈花惹草的癮君子,且看他如何以花翫月,表達清雅而韻致高潔的中秋花賞。
七夕情人節 牛郎織女鵲橋會
史載「牽牛」、「織女」兩顆星隔著銀河遙遙相對--這是牛郎織女神話的雛形。之後傳說一直流傳下來……
戰國時代,楚懷王在位時,屈原擔任左徒,他學識淵博,記憶力強,對外熟悉與各諸侯國的外交往來事務,對內輔佐楚懷王制定政令,因此深受楚懷王信任。
元宵節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著春天的到來,人們吃元宵、賞燈、猜燈謎,以示慶祝。這也是中國新年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元宵節是新的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象徵著春天的到來,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或燈節。
年畫是中國獨有、過年期間張貼的一種民間繪畫藝術形式,反映人民的風俗和信仰,因時節而名年畫。
趣談「橫批」與「橫披」
很多人將門聯上橫寫的那幅聯叫「橫批」,近日抽空考證了一下「橫批」這個詞的來歷,結果大吃一驚。
「守」有「除」與「迎」的雙層含義,舊的一年至此夕而除,人們為了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就格外看重這一天,守歲迎新是中國黃曆新年早就有的一種傳統習俗。
對聯的美,是中華文字的美;對聯的內涵美,是中華神傳文化的美。
對聯,是中國民眾所喜聞樂見的一種特殊的文學樣式。春聯是對聯中的一種,因在新年時張貼,故名春聯。
(shown)古往今來,月亮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有多少關於月亮的傳說故事令人動容,有多少關於月亮的詩、詞、歌、賦讓人傳頌。
(shown)古人的愛情觀和現代社會的人是不一樣的,古代人的愛情和現在的快餐式的愛情也是不一樣的。
屈原堅貞不屈的精神,秉承了中華民族捨生取義的傳統精神,是對國家之忠,對百姓之義,這種忠義之舉永遠光耀古今。
在很久以前,有一村莊的人道德敗壞,世風日下,無惡不作,所以神決定要滅掉這裏的人......
相傳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