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庞贝城 “三星堆”

font print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18日讯】
古蜀“庞贝城”

世界上的许多人,是从一九八六年夏天那次轰动海内外的考古发现中才知道“三星堆”这个地名的。

当时,这个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境内的中国最普通的小村庄附近,发现两个商代祭祀坑,出土了包括大量玉石器,精美无比的青铜立人像、头像、面具和神树、以及金手杖、纯金面罩等八百多件稀世文物。

三年后的今天,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声称:他们刚刚完成的一项发掘进一步证实,三千多年前这里曾是蜀国的古都。专家们相信,如同意大利庞贝古城消失在火山喷发的灾难中,三星堆古城很可能是毁于洪水泛滥。

历史留下“密码”

在中国,秦以前的古蜀是一段模糊不清的历史。其兴衰演变在正史资料中几乎不见影踪,后世人的撰写的地方志和读书笔记虽略有记载,却因为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又被认为为可信。古蜀几乎成为史学界的“千古之谜”。

因此,自从六十年前当地农民在挖水沟时偶然发现一坑玉石以后,中国的考古工作者一直把三星堆作为寻找古蜀历史的一块考古圣地,到八十年代初,这里已先后出土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玉、石、骨、陶、漆器等文物,发现数十座商代房址,还有陶窑、灰坑等。

专家们注意到,三星堆遗址不但文化层绵延两千多年,内容丰富,而且分布密集,以至许多人认为这里不是一般的遗址。一九六三年春天,已故的四川博物馆馆长、著名考古学家冯汉骥站在遗址内月亮湾台地上,指着隔马牧河相望的三星堆说:这一带委可能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七十年代末,四川大学教授童恩正经过对三星堆栈出土的玉石器的潜心研究,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直到一九八五年初,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提出了三星堆可能是蜀国古都的推断。

祭祀坑作证

令人震惊的是,这种迷人的猜测提出仅一年多,人们就找到了新的实证。

一九八六年夏天,在短短的二十多天内,三星堆相继出土了两个相距一百多年的商代土坑。坑口都朝向西北,坑内堆放着大量动物骨渣,象牙和有火燎痕迹,并被有意打断的美的宝石礼器、青铜人像、纯金面罩、手杖等文物,杂而有序。

这次重大发现尽管事隔三年,当时主持发掘的四川省考古队副队长陈德安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激动地说:毫无疑问,这是三千年前古蜀人对天地山神盛大祭祀活动的活记录。据他透露,把祭品火烧后埋入地下的祭祀方法,古代文献早有记载,在烟雾腾腾中, 人们载歌载舞把礼器及牧畜供品当场焚烧,依次投入土坑,然后丢下代表奉献财富的象牙。埋入是祭祀活动的最后一道程式。

在祭祀坑中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金手杖、青铜立人像、头像和青铜神树。出土于一号坑的金手杖被普遍认为是王权的象征,而手杖上雕有水鸟和人头图案,使人联想起传说中以水鸟为姓氏的古书王渔凫。

六十多个青铜人像中,只有一尊是与真人一般大小的立人全像,其余或是大小不等的人像,或是虽与真人-般大小却没有躯干的头像。立人像身高一米七二,躯干苗条,头戴高冠,双脚带镯,双手屈于胸前作握物状,衣着华贵,后摆似燕尾,姿容典雅,整个造型如鹤立鸡群,飘飘然欲升天而去。其余人头像虽表情各异,装束不一,但面部表情似乎都比较苦涩。至于高达一米四的青铜神树,枝盛叶茂,好似一部登天梯。联系到渔凫之后的古蜀王杜宇“升西山隐”(神化升天)的传说,专家们估计二号坑应与杜宇有关。

一种更浪漫的看法则认为,三千年前三星堆的这两次相距一百多年的祭祀,实际上分别是为古蜀王渔凫、杜宇“升天仙去”的送葬活动。

土埂中掩埋的“古城墙”

如果说四年前专家提出“蜀国古都”的说法还只是一种推测,那么祭祀坑的出土已把这种推测同古蜀王渔凫、杜宇联系了起来。然而,要最终证实还必须找到古都的城墙,于是从去年十月起,人们把发掘的目光投向了“土埂’。

“土埂’,是残存在遗址中心区周边的一些高出地面,长短不-的土堆。当地农民常从这里取土烧砖,也在上面种庄稼。

四年前,专家们正是以土埂有人工垒筑的痕迹为根据提高“蜀国古都”推测的。

到今年四月,陈德安和他的同事已经在“土埂”中找到了主城墙、护城坡和护城河壕沟。主城墙上部发现土坯痕迹,护城坡出土的倒人字形夯层上条状物拍列印记清晰可见,壕沟为黄沙淤积。

由于千百年河水冲刷和人为破坏,这些基础宽四十至五十米、平均高出地面三至五米的城墙呈不连续状态,总长约二千六百余米,主要分布在遗址中心区的东、西两边和南边马牧河流经过时形成的弯道内。但如果把城墙与北边由西向东流的鸭子河和南边由西北向东南穿越而过的马牧河相连,正好构成一道由土墙与水道相间的防御工程,城区面积约三、四平方公里,与著名的郑州二里岗商城相当。

一些迹象还表明,城墙外的护河还可能是沟通鸭子河与马牧河的古运河,既能防洪防涝,又能沟通沱江上游两条支流间的交通。

陈德安认为这种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兼顾防御、防洪、交通的需要,以土墙与水道相间构筑都城屏障的方法,显示了古蜀人的杰出智慧,同时也另一个侧面证明三星堆古城在古蜀国地位重要,当属蜀王所在的都城无疑。

撩开神话的“面纱”

如今,站在三星堆古城墙上放眼眺望,四周全是一派秀丽的田园风光。人们不禁要问,历史上喧嚣一时的属国古都何以今天荡然无存呢?

据记载,相传蜀王杜宇统治时,古蜀国发生严重的水灾。他委派宰相开明氏过玉垒山兴修水利。期间,杜宇与开明氏妻子私通,自觉有愧,便把政权禅让给开明氏,后来,开明氏迁都他处。杜宇不忍离开故土,升西山隐(死),化为一只杜鹃鸟,每逢二月,声声悲鸣,直至泣血。因此蜀人一听到杜鹊悲鸣,就想起蜀王杜宇,悲痛不已。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撩开这个故事的面纱,可以见到三千多年前因水灾而导致政变留下的“蛛丝马迹”。四川大学林向教授曾指出,如果杜宇是心甘情愿让位于开明氏,也就不会如此悲悲戚戚,花鸟啼血。

有趣的是,导致三星堆古城被废弃的这场洪灾,甚至在地层下也能得到证实。早些时候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发掘中清理遗址文化层时,发现连续近二千年的文化层中,曾出现约二十五至五十釐米厚淤泥层。其中几乎没有包含物。经四川省水利研究所工程师们分析认为,这个淤泥层正是古代洪水泛滥的泥沙沉积。

历史是无情的,也是慷慨的。当他把旧时的繁荣的灾难抹去的同时,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曾在三星堆主持六次发掘,现兼任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队遗址工作站站长的陈德安说,为了寻找蜀国古都,中国的老一辈考古工作者奋斗了半个多世纪,他自己也耗费了近十年的精力。然而,要彻底揭开这座中国古蜀“庞贝城”之谜,也许得搭上一辈子,但这也是值得的。

文源:新华四川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富维耶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与巴黎圣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样,都是为了遏止社会主义公社的发展而建造,标志着回归宗教与传统。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能成为精神生活和学习中心,以培养智慧、文化和修养等领域为宗旨。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涵盖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图书馆、学校和医院,还有西班牙王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博物馆研究古董盒子并不是看里面是不是还装有原来的东西或已空无一物。学术上打开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质、形状、功能和美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观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们观赏,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纪时,马赛克创作是主流,而湿壁画则被视为穷人的马赛克。在罗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圣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马赛克作品,描绘的全部都是圣母玛利亚以及对卡瓦利尼影响深远的古典设计,这些是他职涯早期极力复兴的艺术形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