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打造玻璃心 重现新竹玻璃公司历史

人气: 2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廖雪茹

新竹县竹东镇大乡里的大林路,现为密集的住宅区;但如果让时光倒回五十年前,这里曾经是台湾生产平板玻璃的重镇─新竹玻璃公司,因外销玻璃赚取大量外汇,而成为全国十大企业之一,加上福利制度好,当年风光可媲美台积电的员工。

新竹市玻璃工艺博物馆展示新竹玻璃的来龙去脉,竹东镇大乡社区发展协会有一群热心妈妈,去年在大乡里长彭家俊、规划师王淑慧的引领、洪惠冠、黄卓权与林建中的指导下,摸索在地的玻璃产业调查,并大大充实了竹东玻璃产业的内涵,这本“打造玻璃心”笔记本近日出炉。

外销玻璃 风光一时

根据访谈,竹东玻璃始自大林玻璃厂。大乡武威世第的廖洸洋说,光复前,伯父廖云景自日本名古屋药剂专门学校毕业,留在山之内药厂工作,不久被派回台湾找地盖药厂,以方便战争期间运补,没想到筹设时战争突然结束,伯父索性就留在竹东老家自己做─大林药厂。

廖洸洋说,药厂当年主要生产葡萄糖、生理食盐水等;但战后资物缺乏,为生产装药的玻璃瓶,三十九年成立大林玻璃厂,自给自足,原本的田间小路也因而命名为“大林路”。

继大林玻璃后,新竹玻璃公司也在四十三年创设。新玻厂的前身是日本“盐野香料株式会社”竹东厂,制造香料药品及精油,但香料厂在日本战败后停产。

新玻公司股票在五十二年上市,二窑、三窑及苗栗厂也陆续落成,产品从平板玻璃增加了压花玻璃、磨砂玻璃、色板玻璃、镜子、安全玻璃等完整规格及多样种类,不但占尽国内市场,更出口到英、美、澳、日等全球五大洲五十八个国家。

如今,玻璃厂的老烟囱已全数拆除,只留下老员工保留的玻璃纪念碑。

新竹玻璃公司因董事长卷款潜逃,在七十四年无预警歇业,上千名员工因领不到薪水,发起抗议而轰动一时。这起劳资纠纷案,被台湾劳工阵线联盟称为,创下台湾绝无仅有的档案。

五年后,资方元大集团愿意确保员工权益,分期偿还职工存款、欠薪及复工资金后,临管会在七十九年7月将经营权交回给资方。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