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之心 文学之光

迎接“台湾本土母语文学常设展”

文/陈慕真
font print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台湾是多元族群共居之岛屿,众声喧哗的母语文学是台湾文学的一大特色;为了让民众能够认识、欣赏作家在这块土地所创作的优美文学作品,历经一年筹备,国立台湾文学馆于4月24日起推出结合原住民语、客语、台语文学的“台湾本土母语文学常设展”。

此次展览,展出百余件文物,一次精彩呈现台湾多元族群之文学。原住民语文学区部分,除了母语文学出版品外,同时展出陆森宝日记手稿、黄贵潮日记手稿、卜衮.伊斯玛哈单.伊斯立端《山棕月影》手稿、奥威尼‧卡露斯《神秘的消失》手稿和巴代《笛鹳》手稿,等皆为第一次展出的珍贵手稿。客语文学区部分,展出杜潘芳格《纸人》手稿,80年代“还我母语运动”时期的客语杂志:《客家风云》、《六堆风云》、李乔《情归大地》剧本手稿。台语文学区部分,呈现台湾第一份报纸《台湾府城教会报》、1920年台语白话字散文集:蔡培火《十项管见》,以及台语文学第一部长篇小说:陈雷《乡史补纪》手稿等。

语言、文化和文学之关系密不可分,保存各族群的母语及其文学、文化,更为世界性之普世价值。对于台湾本土族群之文学推广,国立台湾文学馆亦不遗余力,暨2008年推出“爱.疼.惜:台语文学展”后,并于《台湾文学馆通讯》创设原住民语文学专栏、台语文学专栏、客语文学专栏,以具体行动实践对台湾本土母语文学之重视。此次筹备“台湾本土母语文学常设展”,以“常设展”之规模呈现台湾母语文学,于台湾文学界而言,为极具历史意义之盛事。◇

(本文作者现任国立台湾文学馆公共服务组助理研究员)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央社记者张荣祥台南市26日电)二二八纪念日将至,国立台湾文学馆今天发表“天.光:二二八本土母语文学选”,以台语及客语作为创作语言,全书收录35位文学作家64件文学作品。
  • 台湾文学馆,一座国家级的文学馆舍,面对发生在我们周遭的各种历史进程:原住民口传的时代、欧洲大航海时代的拓殖、汉文化圈以及日本的殖民经历、二战以来还在演替的当代事况…
  • 2006年荣获第十届国家文艺奖的著名台湾文学家、前总统府国策顾问李乔,3月20日特别从苗栗北上来观赏美国纽约神韵艺术团的演出。李乔的文学作品《寒夜三部曲》,在台湾非常脍炙人口,2002年率先由公共电视台改编为第一部客语文学连续剧。
  • 以“压不扁的玫瑰花”闻名的台湾文学家杨逵,适逢逝世25周年,新化镇公所订于3月23日至5月30日,于杨逵文学馆办理“杨逵手稿静态展”,民众可透过文字书写的痕迹,认识杨逵一生中对台湾文学的贡献,及其人道关怀精神。
  • 以小说《猎女犯》饮誉台湾文坛的诗人作家陈千武,运用多篇小说、诗作对于太平洋战争经验做了历史的见证。
  • 法国书市中台湾文学书籍散见不同出版社,其中有一共同特色,书上盖有“台湾文学”印章,担任策划的两位教授安必诺和何碧玉推广标示中文(台湾),凸显法文版的台湾书籍。
  • 毕生奉献台湾文学的作家杜文靖,因心肌梗塞去世,告别式30日上午10时在台北县立殡仪馆举行。他在患病期间虽无法言语,仍透过眨眼方式创作小诗,显示热爱文学的精神。
  • 国立台湾文学馆首度筹办大型台湾本土母语常设展5年,传出新馆长李瑞腾接任后,将改为1年特展;不过,李瑞腾馆长表示,馆内展场空间机能调度,难免有讨论过程,最后仍维持常设展,敲定4月24日开幕。
  • 第32届金穗奖巡回影展于4月9日到4月11日免费于行政院文建会所属国立台湾文学馆一楼演讲厅放映,一共将放映42部精彩短片,当天活动前30名将可获得台湾文学馆限量纪念品一份。
  • 行政院客家委员会指导、桃园县政府文化局主办的“钟肇政文学显影”系列活动,第二梯队“台湾文学风貌”成人读书会,11日在桃园县龙潭乡中正路“桃园客家文化馆”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