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守护海岸 环境信托救白海豚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筱恬、陈婉菁台北9日电)“水鸟群飞,白海豚凌空跃出,在海天一色的湛蓝中,划出一道粉红色亮光。”这一幕让蔡嘉阳有满满悸动,为守护白海豚,他首创发起“环境信托计划”,盼全民认股,捍卫湿地。

“失去这块湿地,就像手上失去皮肤一般痛。”彰化县环保联盟理事长蔡嘉阳说,“走在沙滩上,可以听见螃蟹走路声音,水鸟群飞蔽空。”短短几句话,勾勒出令他魂萦梦牵的感动,他发愿要和这片海岸湿地共进退。

在蔚蓝海岸上,白海豚起身凌空飞跃,在天空中划下一道水滴珠线,它在台湾被称为“妈祖鱼”,很少浮出海面,学术界7年前才发现,由于数量剩不到100只,国际自然保育联盟(IUCN)已列为极度濒危(CR)等级。

3年前第一次看到,蔡嘉阳形容,白海豚游泳微血管扩张,导致皮肤泛红所呈现的粉红色亮光,令他倾心。

他研究彰化海岸水鸟长达20年,是台湾第一位研究鹬(行鸟)科水鸟的学者。他常搭船出海研究,发现工业污染不仅让鸟群变少,水污染、噪音干扰、渔民过度捕捞,都让白海豚面临生存威胁。

蔡嘉阳认为,人类应该和大自然和谐共处,而且“海洋是很脆弱的生物系统”,他不希望未来只能透过影像看生物,因此积极推动环境教育、抗议运动,用行动表示他对海洋的爱。

面对政府全力推动国光石化在彰化海岸设厂,他情绪激昂地说,“我人生20年,就是为了迎接国光石化这场战役”,从2009年开始发动网路连署、解说员推广训练、街头抗议运动,这次还发起国内首例“环境信托计划”。

蔡嘉阳带领彰化县环境保护联盟以及其他8 个环保团体,效法英国环境信托计划,成功让海岸线变成NGO组织的案例,透过“全民认股,守护白海豚”活动,希望买下台湾的白海豚觅食栖地、廊道和水鸟觅食栖地。  

过去用上街抗议以捍卫白海豚,现在走向环境信托,蔡嘉阳开创新的环境运动策略,强调“环境公共财具有永续价值,应为全民共有,不应被财团破坏。”他解释全民认股活动像是“绿色投票”,透过此方式向政府反映民意,用信托概念向政府宣誓,民众保护湿地的决心。    

短短3个月,蔡嘉阳理念感动众人,已吸引近3万4000多人参与,累积150万认股,目标将以约新台币1.6亿元买下台湾白海豚栖息的浊水溪口湿地。

这一路走来,有许多令他动容的小故事。

有中低收入户家庭即使很穷,也愿意付出119 元响应活动;小学生利用班上资源回收的钱认股帮助白海豚;台北人分享自己在台北连1 坪地都买不起、却可以用119元认购土地。

他说,这让他更有继续前进的动力。

被人称为“彰化海岸守护者”的蔡嘉阳,选择独钟被世人遗忘的彰化海岸,尽管彰化环保联盟只有5 个工作人员帮忙,但他却感受到来自台湾各角落的关怀与支持,让总是冲在环境保育第一线的他“一点都不孤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