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组图:中都湿地诞生 复育有待时间考验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04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曜宇台湾高雄报导)高雄市中都湿地24日完工启用,湿地生态廊道更形完整,高雄鸟会指称,这是红树林、招潮蟹的新乐园,更衔接历史与创新。但同时有人却发现,不少潮间带植物移植不当,已经呈现枯死现象,提醒相关单位要赶紧抢救。

中都湿地位于同盟路上,九如路桥与十全路之间,完工期程因故一延再延,今年4月24日终于正式启用,但仍看的出工程相当赶促,因为入园的柏油路面还是黏的,游客中心的木栈道的漆,还踩的出尚未全干。

高雄鸟会总干事林昆海表示,这里整建之时曾挖掘出不少原木,见证早期爱河流域盛行的原木运输,公园内保留部分原木,还创新打造生态岛与吊桥,都看的出政府的用心。他还说,目前正在复育4种红树林,未来甚至也尝试复育在台湾已经绝迹的两种品种。未来鸟会会在这里设立观测点,统计复育程度。

高雄市政府工务局长吴宏谋也坦承,公园还需要改进,物种也需要时间适应、成长,相信几年后就可以有成荫的红树林地;再有,这里可以蓄洪5万吨水,也相对有避难高地,具有防灾功能。

尽管中都湿地为潮间带生态带来生机,但也出现危机,一位具有文史背景的在地人士指着红树林说:“那一排已经呈现叶子萎凋现象,移植的时候没有让根系充分保湿,现在要救可能要快。”他又看看岸边的海茄冬:“这边也是缺水,原本的排盐功能丧失,现在恐怕会咸死。”

但毕竟在高雄这块精华地段,能有一处12公顷的湿地公园仍是相当值得称许。不少民众踏上吊桥都惊呼连连,来自屏东的邱妈妈就说:“要在都市看到吊桥还是第一次,而且整体环境都很棒,就是从爱河引来的水还有点臭味。”看来相关维护单位可能还要多花心思照顾园区,民众也要再给点时间与公德心,一起保护这块新湿地。◇


中都湿地公园开幕当天请来弦乐团演奏。(摄影:李曜宇/大纪元)


高雄市长透过望远镜观察来到湿地的动植物。(摄影:李曜宇/大纪元)


中都湿地公园的吊桥和游客中心相当醒目,吊桥吸引不断有民众上去体验。(摄影:李曜宇/大纪元)


造型特殊的游客中心。(摄影:李曜宇/大纪元)


游客中心靠吊桥与对面生态岛连结。(摄影:李曜宇/大纪元)


湿地公园的岸边栽植潮间带植物,但是需要时间培育。(摄影:李曜宇/大纪元)


中都湿地公园景色。(摄影:李曜宇/大纪元)


中都湿地公园景色。(摄影:李曜宇/大纪元)


中都湿地公园的吊桥吸引不断有民众上去体验,但因安全考量一次只容许8个人过桥。(摄影:李曜宇/大纪元)


吊桥是中都湿地公园特色之一。(摄影:李曜宇/大纪元)


不少民众一家大小一起走上吊桥,就爱这种摇摇晃晃的趣味感。(摄影:李曜宇/大纪元)


中都湿地公园的人工河道,远方是元亨寺。(摄影:李曜宇/大纪元)

评论